前 言
单片机自产生以来发展迅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趋势。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已在工业测控、机电一体化、智能仪表、家用电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及办公自动化等各个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本书以美国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讲解类型,全面叙述其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内部功能器件的特性及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时的设计技术和方法。
Keil C51语言是近年来51单片机系统开发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其特点为:功能强大,可读性好,便于模块开发,库函数非常丰富,编写的程序可移植性好。因此本书力求把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外围电路与C51语言编程紧密结合起来,避开了较难掌握的单片机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降低了单片机应用开发的门槛。
本书以《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基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梳理知识体系,选取内容。在保证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系统性的前提下,充实实际应用知识的内容,突出多种典型常用集成电路芯片的介绍与应用、单片机外围接口芯片的扩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单片机的典型应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进行编写,是《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省级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同时也是《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本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51单片机为载体,以C语言为主线,以Proteus设计仿真平台为手段,介绍了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接口及其应用;以工程应用需求为知识切入点,充分发挥C51语言特点,在讲清单片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讲解系统扩展及新器件的使用,注重通过原理图设计、源程序编写、软硬件联调来降低学习难度和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排除故障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学时设计上,总量控制为94学时,按64学时进行内容选取,可分为教学48学时、实验16学时(或教学40学时、实验24学时),另有30学时的综合应用实训,其具体设计过程通过立体化教材在网站上提供,读者可以登录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xasyu. edu.cn/dpjyl/)下载各种教学参考资料。
本书由王元一、石永生、赵金龙任主编,唐明、苏智华、汤宏萍任副主编。编写分工如下:第1~3章、第10章由石永生编写;第6~7章、附录由赵金龙编写;第4~5章由唐明编写;第8章由苏智华编写;第9章由汤宏萍编写。王娜、王栋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全书由王元一统稿、定稿。陈绥阳教授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尽管作者在教材的特色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教材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各相关教学单位及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下次修订时改进。
编 者
·VI·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