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2009年出版本书第一版到如今已经过去5年。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元件不断涌现,在现代工业中,其应用也日趋广泛。控制元件已不再由单纯的交直流电直接供电,而是由电力电子驱动器驱动。因此教材进行周期性的修订是十分必要的。编者从事“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多年,根据一些院校在使用过程中的建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对于书中每一章的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书中按照元件的工作原理分为四大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为基于稳恒磁场的元件(第1、第2章)、第二部分为基于脉振磁场的元件(第3、第4章)、第三部分为基于旋转磁场的元件(第5~7章),第四部分为新型元件(第8、第9章)。在每一章中增加了元件结构图、应用实例及每种元件的控制模型,为今后系统地学习自动控制理论打好基础。

由于本教材主要用于教学之中,因而在每一章中增加了思考题,力求使读者通过习题和思考题加深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每一章的实例来自于实际的工业应用,可使读者了解元件在行业中使用的情况。本书的第1、第2、第4章由单蔓红编写,第3、第6、第7、第9章由池海红编写,第5、第8章及各章节中元件建模及应用部分由王显峰编写,全书由池海红统稿。

感谢我的同事们在本书编写期间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编审人员对于教材出版的大力支持,同时真诚感谢中国电力出版社允许使用本书第一版的内容。对于书中列出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谢意。哈尔滨工业大学郑萍教授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赵文常教授详细审阅了本书全部底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作者的知识水平以及编写经验不足,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如果对我们制作的与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获奖课件感兴趣,也请来信咨询。对于未经许可而部分或全部抄袭本书中内容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的权利。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的反应是学习这门课太难了,尽管这是一本技术类的书籍,在这里还是要说一句感性的话——希望大家能像一个科学家而不是像技术员那样思考问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以此共勉。

池海红2014.6于哈尔滨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