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注协于2009年年初驱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修订项目,以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实现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于2010年11月1日出台了修订后的《审计准则》。本次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审计与鉴证理事会明晰项目的成果,对全部38项审计准则按照新的体例结构进行了改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全球化对审计人员的需求,以及高校对培养审计人才的需要,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15章,内容包括审计概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体系、审计目标、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抽样技术、审计重要性与风险导向审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针对已评估的重大错报实施的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与其他项目审计、审计报告、与审计相关的其他鉴证业务。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按照新的《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适应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新,小到概念、分类,大到方法体系,符合现行法规、准则的要求。
(2) 立足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主线,兼顾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尽可能地吸收借鉴国内外最新的审计研究成果。
(3) 体例、结构完善合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系统、完善介绍理论的同时,在章前导入案例,引导读者进入状态;各章后均有配套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便于读者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广大同人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由孙合珍教授和李小娟副教授共同拟定大纲并担任主编。各章主笔人员分别为:李小娟编写第一章、第九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田莹莹编写第三章和第四章;许杰慧编写第五、六章及第十一、十二章;韩林静编写第十章;孙合珍编写第八章、第十三章;吴应先编写第二章、第七章。
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