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2002年之前,全国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学校还多停留在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层次上,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多是地方性教学为主的院校。2002年,天津理工大学(2004年以前为天津理工学院)首次成功地设置了工程造价的本科专业,得到教育部的批准,2000年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正式开始招生。2012年工程造价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基本目录。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达到91所,年培养学生近万名。

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等都应该从人才培养的产出层次,去响应行业市场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标准的要求。近年来在我国内地某些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一种矛盾的现象,即一方面相当比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招不到需要的人才,高等学校输出的人才面临着与行业市场需求脱节的窘境。因此,亟须高等学校研究解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与专业能力要求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能力考核方式不完善,以及高等学校与行业协会开展认证途径缺失等问题。从理论上讲,认证(Accreditation)通常用于表述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评判的质量保证过程;专业认证(Professional/Specialized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主要考察专业课程体系(Course Philosophy)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能满足行业市场执业的需要。因此在国际上,专业认证是提高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机制之一。

工程造价是应用型本科专业之一,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必须响应和满足行业需求的能力标准,重视在校期间使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缺乏认证的能力标准,进一步导致与能力标准响应的课程体系还未完善,理论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脱节,与专业能力测评结合的教学考核制度也未建立,因此也应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内工程造价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之路。

为了避免出现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境遇,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团队按照英国及亚太地区工料测量专业认证能力标准的设置机理,根据中国国内工程造价行业及其协会的要求,构建了指导高等学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在本校工程造价本科毕业生中开展了专业能力测试(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APC)制度,为毕业生的专业教育与就业实践提供了有效衔接手段。专业能力测试制度建立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首先,通过对造价工程师知识体系和能力标准的研究以及英国及亚太地区工料测量专业认证制度的研究,建立了国内造价工程师的核心能力体系,包括以识图算量为代表的基本能力、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代表的核心能力和以投融资管理为代表的发展能力。据此,建立了与执业资格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获得了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oyal Institute of Charted Surveyors,RICS)的课程认证。

其次,工程造价专业结合国内造价工程师能力标准体系与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以三大执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并实施了能力标准导向下的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包括识图算量工作坊、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坊、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融资工作坊。

再次,建立并实施了毕业生“双证书”与专业能力测评结合的教学考核制度。专业能力测评由行业协会专家和高等学校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是否具备进入行业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核(APC),指导学生在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增强就业能力,给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造价员证书。2011年12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确认天津理工大学为第一批双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通过行业协会认证考核合格,应届本科生除学校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外,还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统一颁发“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证书”,这种专业能力测评被称为“双证书”认证模式。

最后,2011年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通过RICS的专业认证,并于2012年在天津建立了天津理工大学RICS学习中心。该学习中心的成立不仅推动了国内工程造价专业认证的国际化进程,还为国内专业人士与国外行业协会对等互认搭建了平台,是专业人士国际化的重要一环。

上述研究和实践使得应用型本科专业开展专业认证有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进一步确保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满足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

本书的研究过程和写作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2004年,在天津理工大学尹贻林教授与香港大学廖美薇教授的促成之下,天津理工大学的严玲教授赴香港大学访学半年,随后针对英国和亚太地区的工料测量高等教育及其专业认证制度展开了研究,前后共有柯洪副教授、孙春玲副教授、高华副教授、李丽红副教授对英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进行了实地调研。2006年5月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团对于亚太区工料测量师协会(Pacific Association of Quantity Surveyors,PAQS)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九届年会上提交并通过了“亚太地区工料测量高等教育与认证制度比较研究”报告,提出了能力标准体系的概念和专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要与之响应的教育理念。

随后,天津理工大学在该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践,获得了国家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建设专业、国家精品课程等荣誉。经过大量实践检验和后续对国外行业协会认证标准最新资料的补充,2013年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为国内应用型本科开展专业认证,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本书由严玲教授、尹贻林教授组织团队开展研究,负责书稿的统稿和审阅,天津理工大学IPPCE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闫金芹、戴安娜、贺星红、张亚娟、霍双双、王飞等同学为本书的编写和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秦娜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严玲博士教授

天津理工大学公共项目与工程造价研究所 副所长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