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版 前 言
个人理财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金融服务业而言,存在着许多需要规范和改进的空间,包括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全方位服务的制度障碍等。因此,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有待金融教育人士去把握和开发个人理财的教育市场机会。本书就是在此背景下再版的。
本次再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原文一些不统一、知识结构不太合理等部分做了更改,并更新了案例,添加了一些新的典型案例,便于读者理解。
什么是理财?通俗地说,理财就是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理财是通过合理地支配手中的财,来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理财的前提是手中有财,手中没有财,也就谈不上理财。
手中有财,是否一定要理财,可不可以不理财?手中有财,可以不理财,但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人的一生,从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各个时期都必须花费大量钱财,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生活需要。如出生后要准备奶粉钱、尿片钱、保姆钱,上幼儿园要交保育费、课间餐费,读小学要准备午餐费、特长费,读中学要准备资料费、试卷费,甚至择校费,读大学要准备学费,还要准备恋爱费用,工作了要准备结婚生子费、住房费、车费,还要准备养老费。人这一辈子,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要实现不再为钱而发愁,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打理我们手中现有的财富,争取少花冤枉钱,让钱生钱。
那么如何理财才是科学的?如果你好不容易挣到50万,你会把它怎么办?如何打理它?你是把它存在银行,还是把它买基金、股票、债券?或者是买房或买车?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一无所有时,这些问题你无须考虑,你可能穷而快乐着;当你一旦真的拥有,你就面临着选择的难题,你将富而痛苦着,你渴望着有人能替你做出明智的选择,或者有人能够告诉你做出正确选择的方法。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人能够替你做出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必须由你自己做出,因为选择的后果是由你自己承担的。因此,最好的理财顾问可能不是告诉你选择什么,而是应该告诉你选择的方法,告诉你不同选择的可能结果,最后让你自己去选择。本书作为一本专业的理财教材,它要告诉你的正是不同类型的理财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结果,而把理财方式的最终选择权交给读者自己。与此同时,本书也没有忘记告诉你,理财不应该是一个人一时的炫富行为,理财需要计划,理财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因此,理财服从并服务于你的人生规划。
与其他理财类图书相比较,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结构新颖、内容丰富
本书的每一章都通过案例导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每一章都列有本章精粹和核心概念,便于读者掌握核心内容;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的小资料,帮助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每一章都配有案例点击和点石成金,帮助读者进行模拟实战训练;每一章都配有思考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2. 课证结合
使理财课程与相关的理财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未来大学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适应行业规范的内在要求。本书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流行的几种金融理财规划师及其资格认证方式,包括国际金融理财协会、CFP标准委员会(CFP Standards of Board)推出的注册金融策划师(CFP),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推出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中国香港注册财务策划师协会(RFP-HK)推出的注册财务策划师(RFP),美国金融管理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AAFM)推出的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推出的国家理财规划师。
本书由韩海燕、张旭升提出撰写大纲,最后由张旭升统稿。具体写作分工为:第一章:韩海燕,第二章:戴凤芝,第三章:韩海燕,第四章:王立新,第五章:张旭升,第六章:李明,第七章:唐琳,第八章:王立新,第九章:谢红艳,第十章:唐琳,第十一章:谢红艳,第十二章:陈飞跃。本教材由哈尔滨金融学院、广东医学院、保险职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哈尔滨商业大学专业教师联合编写,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这几所高校的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