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是本人编著的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及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配套的实践教材。

《软件测试实验指导教程》自2009年11月发行到2013年2月销售殆尽,有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将它指定为实验教材或实验参考书籍。在这期间,作者一直密切地与高校教材的使用者——授课老师交流,听取他们对本教材的意见。同时,也密切关注企业应用开源软件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的情况,了解企业常用的开源测试工具都有哪些,并基于此做了部分调整和补充。最后,为保持其延续性,本书在教材结构和内容组织上没有做太大的调整,主要是在软件测试工具的升级、软件测试类型的覆盖、软件测试案例的补充以及软件测试工具的选型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使本教材在内容上更加新颖和完整。

软件测试是一门对工程实践要求极高,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的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目前许多高校不同学历教育的计算机类专业均开设了这门课程,并配套有大量学时的实验课程或额外配套的课程设计实践课程。

本书充分考虑到现代软件测试贯穿软件工程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需要用到多种测试技术、方法的实际要求,以及国内大多数院校办学条件不足,实验教学经费有限,无法全方位引进商用软件测试工具,无法开展软件测试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外主流的开源软件测试工具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和优选,并经过十多轮实践教学的检验,来设计本书的实验教学重点和实践能力要求。

本书与国内常见的软件测试实践教材重点讲授一般商用软件测试工具的方法不同,它涉及的实验内容非常广,软件测试知识非常多,开源软件测试工具实验非常全面,并且易于剪裁或扩充,无论是对于学生工具学习,还是教师实验指导,以及培训机构实战训练都是不可多得的实验教材。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另外,本书的完成得益于许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指导的研究生乔丽平、路翠、邱聃、刘泽伟等同学,他们在资料收集,章节起草,内容组织、实验完成以及图表制作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还要感谢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03至06级的一些学生,如03级的安文怡、李征和刘欣宇等,04级的孙建和刘茜等,05级的杨天放、时永欣、赵京超和周丰等,06级的黄飞和霍晓珍等,本书的很多内容是来自于他们完成的软件测试课程设计实践总结报告。

其次,本书的大量内容是取材于互联网,并进行组织和修改的结果。遗憾的是很多网上资料由于转载或引用找不到原创处,在参考文献中无法准确标注,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对家人的感谢是必需的,教材、专著的编写离不开她们多年的支持和照顾。

目前国内软件测试的实验书籍或教材也逐渐多了起来,都有自己的特点或特色。但愿本实验教材能够一如既往地受到学生、教师以及软件工程师等广大读者的欢迎。当然,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许多不周到、不准确、疏漏或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及时修正。

蔡建平                 

2014年10月

于北京

作 者 简 介

蔡建平,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曾在总装备部某研究所工作十余年,一直从事该所负责的全军军用共性软件系统项目的论证和研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和好评。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与他人合作著书一部。

在北京奥吉通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期间,除负责国防有关单位的软件工程、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以及嵌入式开发的技术咨询、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外,还主持开发了科锐时系列软件测试工具,并成功用于国防软件的测试。

2005年9月在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任职教授以来,除了多年讲授软件测试课程和多次对外开展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培训外,在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如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数字艺术方向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211工程”建设、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以及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013年10月在航天中认软件测评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公司的业务规划。

2014年1月,在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担任学术总监。同年4月,被聘为曲阜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