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Oracle数据库是世界范围内性能最优异的数据库系统之一,其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市场的占有率远远超过竞争对手,始终处于数据库领域的领先地位。Oracle产品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可以满足一系列的存储需求。
Oracle数据库系统的灵活体系结构以及跨平台的特性,使得很多Oracle从业人员倍感压力,与容易使用的SQL Server相比,Oracle似乎太难以驾驭。Oracle公司出于让用户便于学习的目的,提供了大量的文档,但是这些文档主要为英文版,而且文档过于偏重技术细节,掌握起来颇具难度。
本书针对Oracle Database 11g R2,以Oracle数据库的常用知识点为主要介绍对象,简化甚至省略了生僻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叩开Oracle数据库的大门,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适合作为Oracle数据库基础入门学习书籍,也可以帮助中级读者提高使用数据的技能。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在校学生、程序开发人员以及编程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本书内容
本书共分为14章,各章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第1章:关系数据库。该章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开始介绍,进而讲解关系数据库的术语,还介绍规范关系的方法,实体和关系模型。
第2章:深入了解Oracle 11g。该章主要介绍Oracle 11g的安装,用户的解锁和数据库创建方法。同时介绍Oracle的内部体系结构,包括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内存结构和进程结构。
第3章:Oracle管理工具。该章主要介绍Oracle自带的管理工具,包括命令行管理工具SQL Plus、图形管理工具SQL Developer、Web管理工具OEM,以及Oracle网络配置与管理助手等。
第4章:操作Oracle数据表。该章主要介绍列的数据类型,表的创建方法、如何为表添加属性、修改表的属性、主键、外键以及非空键等。
第5章:查询表数据。该章详细介绍SELECT语句的应用,包括在查询时可以指定列、指定条件,甚至执行计算,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分组和统计等。
第6章:高级查询。该章主要介绍多表之间的查询方法,如使用子查询、多表连接、内连接、外连接和交叉连接等。
第7章:修改表数据。该章详细介绍Oracle中Insert、Update、Delete和Merge语句对数据进行插入、更新、删除和合并的方法。
第8章:Oracle表空间的管理。该章详细介绍Oracle中的各种表空间,包括表空间的创建、修改、切换和管理等操作。
第9章:管理Oracle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该章详细介绍Oracle中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的管理,包括它们的创建、信息查看以及删除等操作。
第10章:Oracle编程PL/SQL基础。该章详细介绍PL/SQL语言中的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和注释的使用,流程控制语句以及异常处理方法。
第11章:PL/SQL编程高级应用。该章将从6个方面介绍PL/SQL编程的高级应用,分别是PL/SQL的集合类型、系统函数、自定义函数、游标、程序包和数据库事务。
第12章:触发器与存储过程编程。该章详细介绍Oracle中触发器与存储过程的创建、调用,以及管理方法。
第13章:其他Oracle模式对象。该章主要介绍Oracle中的5个模式对象的使用,分别是临时表、分区表、簇表、序列和索引。
第14章:酒店客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该章以酒店客房管理系统为例,讲解系统分析、流程图绘制、关系转换以及具体实现。包括表空间和用户的创建、创建表和视图、编写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数据测试和备份等。
本书特色
本书中,大量内容来自真实的Oracle数据库示例,力求通过实际操作问题使读者更容易掌握Oracle数据库应用。本书难度适中,内容由浅入深,实用性强。
(1)知识点全
本书紧密围绕Oracle数据库展开讲解,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2)实例丰富
书中各实例均经过作者精心设计和挑选,它们都是根据作者在实际开发中的经验总结而来,涵盖了在实际开发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3)应用广泛
对于精选案例,给出了详细步骤、结构清晰简明,分析深入浅出,而且有些程序能够直接在项目中使用,避免读者进行二次开发。
(4)基于理论,注重实践
在讲述过程中,不仅介绍理论知识,而且在合适位置安排综合应用实例,或者小型应用程序,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加强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巩固学到的知识。
(5)贴心的提示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全书还穿插着一些技巧、提示等小贴士,体例约定如下。
提示:通常是一些贴心的提醒,让读者加深印象,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提出学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知识点和内容,或者相关信息。
技巧:通过简短的文字,指出知识点在应用时的一些小窍门。
读者对象
本书可以作为Oracle数据库的入门书籍,也可以帮助中级读者提高技能。本书适合下列人员阅读和学习:
没有数据库应用基础的Oracle入门人员。
有一些数据库应用基础,并且希望全面学习Oracle数据库的读者。
大中专院校的在校学生和相关授课老师。
社会培训班的学员。
除了封面署名作者之外,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侯政云、刘利利、郑志荣、肖进、侯艳书、崔再喜、侯政洪、李海燕、祝红涛、贺春雷等,在此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虽然力求精益求精,但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