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系本书作者张万宽在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期间的合作导师。

业务流程再造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管理中,强调流程导向和流程管理,后又逐渐在政府管理领域中得到应用,称为政府流程再造。政府流程再造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可以优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有政府流程再造相关研究具有公共行政传统,规范性强,实证分析少,对现实中的典型政府流程再造模式也缺乏总结。因此,本书对政府流程再造模式进行研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设,基于案例进行实证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从整体组织设计角度,把政府流程再造模式定义为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信息系统三者的整体配置,建立了概念框架;依据组织理论、排队论、分工和团队生产理论等,分析了政府流程再造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再造模式内部构成要素的相互配置关系;借鉴组织理论相关研究,对流程再造中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中的决策方式和协调机制进行界定,特别是运用信息系统研究的成果,从信息协同与信息效率两个维度对政府流程再造中信息系统的作用进行评估,这些在政府流程再造研究领域都具有创新性。

政府流程再造: 理论框架与典型模式序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了现实中的典型政府流程再造模式,选取行政服务中心模式、城管执法崇文模式和政府审计四分离模式进行多案例实证研究。特别是针对行政服务中心和城管执法两个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实证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是政府流程再造研究领域的重要资料补充。作者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一般性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从影响因素和构成要素的各个维度对三种典型再造模式进行分析,从单个模式再造前后和三个模式间的比较两个角度,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通过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最终研究结论,并依据研究成果对行政审批、城管执法和政府审计领域的有关现象和有争议的观点进行探讨,得出独到见解,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本书的研究结论表明: 政府流程再造模式受环境稳定性、环境复杂性、任务规则性和任务独立性四方面因素影响;政府流程再造模式的组织结构、决策方式和信息系统三方面构成要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该结论突破了现有关于政府流程再造一定是流程导向的观点,表明流程再造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但有规律可循,需要依环境情况和政务特点而定。此外,本研究还给予了另一重要启示——政府流程再造是涉及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信息系统三方面的综合变革,需要相互匹配,否则不会取得良好再造效果。

当然,本研究仍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希望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及流程再造典型模式总结对于从事政府流程再造研究的人员,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对于负责决策执行领域具体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能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政府流程再造的认识和把握。如果本书能够在政府机构改革及行政流程优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府实践层面发挥一些作用的话,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期望。

作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博士后,张万宽博士付诸心血,将其研究报告整理出版,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共同分享。并且,这项研究也是我校博士后立足中国国情开展研究的又一成果。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在研究上取得更多的成绩。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本研究得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研究院、社科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以及各调研单位的诸多教授、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