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际结算业务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企业贸易货款的收付和银行的声誉。为此,加强银企合作,帮助外贸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和规避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无论是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还是外贸企业的业务人员,都需要对国际结算的相关理论和国际惯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为适应这一需求,我们编写了《国际结算》这本书。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方面国际惯例的新变化和发展,例如,国际商会最新修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出版物(简称UCP600),于2007年7月1日生效。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体现以下特色:①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原理清晰、实务突出,有利于培育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② 突出应用性和操作性,该部分的知识内容力求与国际结算的具体业务紧密相连,强调案例分析。本书的许多素材来源于银行和企业结算的实践,主要包括:本人1995年到中国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国际贸易结算部教学实践时索取的资料;近十多年来,本人在外贸类公司进行企业内训和专业培训中收集的结算素材。

本书共9章,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书中的内容涵盖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国际结算单据以及国际结算方面的国际贸易惯例等。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附录载有国际商会第600号《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22号《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国际备用信用证实务》(ISP98)以及国际商会第525号《国际商会有关信用证项下银行偿付的统一规则》等。另外,为了方便教学,使教师高效、便捷地使用本书,我们特别提供免费的电子课件,读者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

本书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的尹肖妮、河南工业大学的王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蒋秀娟和吴国新、圣母湖大学商学院的孙钰、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洪静、上海商学院的何一红等老师编写。全书由吴国新负责大纲编写和组稿,由蒋秀娟老师和日内瓦大学的

Seamus Taggart博士审稿。在此,我们对两位主审在百忙中参与审稿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我们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的有关著作和文献的作者,谨对他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与经验有限,本教材在内容、编排和格式等方面,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和广大读者指正。

吴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