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

  1903年6月25日,奥威尔于出生在印度一个没落的英国有产家庭,父亲是英国在印度的一个职位低下的文职官员。奥威尔自幼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过诗作。1917年奥威尔获奖学金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就读,成绩优异,他还在学校刊物上发表文章。1922年奥威尔开始在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由于反感英国的殖民统治,于1927年离开缅甸,一年后辞职。后来,他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成小说《缅甸岁月》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1928年1月回到英国后,他深入到社会底层,四处漂泊。他在巴黎、伦敦两地,做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1929年,他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他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在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使他开始了新生活。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中。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份权威性文献。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惨遭失败,奥威尔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也差点儿丧生。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从这时候起,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转变直接影响到了他后期的两部旷世佳作      ——《动物庄园》(1945)和《一九八四》(1949)的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奥威尔死于肺病,年仅47岁。

  《动物庄园》是奥威尔的代表作(他的另一代表作是《一九八四》),被欧美15所著名大学投票选为“影响我成长的十本书”之一,是世界文坛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该书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世界上六十多种语言,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在中国,《动物庄园》也是广受关注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目前,在国内数量众多的《动物庄园》书籍中,主要的出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文翻译版,另一种是英文原版。其中的英文原版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人热衷于学习英文的大环境。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来看,直接使用纯英文素材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考虑到对英文内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英文阅读,使用中文导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该类型书的第三种版本形式。采用中文导读而非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有利于国内读者摆脱对英文阅读依赖中文注释的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编译《动物庄园》,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的故事主线。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是中文导读英文名著系列丛书中的一种,编写本系列丛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准备参加英语国家留学考试的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对于留学考试,无论是SSAT、SAT,还是TOEFL、GRE,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了解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而阅读西方原版名著是了解这些知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为专门从事英语考试培训、留学规划和留学申请指导的教育机构,啄木鸟教育支持编写的这套中文导读英文原版名著系列图书,可以使读者在欣赏世界原版名著的同时,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等,并提高英语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从而在TOEFL、雅思、SSAT、SAT、GRE、GMAT等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进而帮助读者成功申请到更好的国外学校。

  本书的中文导读内容由方雨骁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王勋、纪飞、郑佳、刘乃亚、赵雪、熊金玉、李丽秀、熊红华、王婷婷、孟宪行、胡国平、李晓红、贡东兴、陈楠、邵舒丽、冯洁、王业伟、徐鑫、王晓旭、周丽萍、熊建国、徐平国、肖洁、王小红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啄木鸟教育(www.zmnedu.com)

2014年1月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