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预算会计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企业会计、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并列的三大会计分支之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于1997年进行了预算会计改革,确立了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收付以及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改革措施的相继推行,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多次发布预算会计相关规范,对1997年制定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并且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文件(2013年又颁布了修订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同时,原有的几个制度被废止。这使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有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因此,具有一本能够紧扣预算会计最新理论和实务发展的教材,对满足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掌握预算会计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相当重要的。
本书既从整体上介绍预算会计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预算会计的影响,又以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为主要依据,详细介绍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实务,并对我国预算会计的未来改革进行展望,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时间性强,充分体现了我国预算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现实情况。而且,本书针对重要知识点配有详尽具体的实用性示例,便于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需要调整教学深度、难易度以及进度,更好地培养学生掌握预算会计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程度。此外, 本书还在各章内容后安排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有利于学生抓住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自学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事业部主任刘志彬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参阅了许多会计同行们的教材、研究成果以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制度文件,在此一并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时间限制,本书尚有许多不妥与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促使编者能够不断改进、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