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作者从1994年开始使用Internet,一直从事网络方面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创作工作,曾主编或参与创作了几十本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与网络应用方面的图书。主编的教材或创作的书籍,曾先后获得过“2009年度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类三等奖”和提名奖,先后两次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此外,还在多个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多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的主编和作者曾尝试在各类本专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网络传媒、计算机应用、网络服务与应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中,开设过有关Internet应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的课程。例如,Internet技术基础、Internet实用技能、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作者还曾在某外企担任计算机和网络部门的主管。本书就是作者结合教学、科研,以及作者自己在组网和Internet方面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考虑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采用了由浅入深和目标驱动的方法,逐步将读者引入Internet王国。
本书作者开设过的与Internet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应用、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管理相关的课程有很多,例如,计算机网络、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站规划与建设、网络管理、Internet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大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为了便于不同学时、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灵活选择,本书内容分为3篇,共11章。
第一篇Internet与网络技术基础篇: 介绍互联网中涉及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包含Internet与网络基础、局域网与Intranet网络技术、Internet接入技术3章。第1章介绍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Internet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网络主要的性能指标,提供的主要服务资源与管理机构等与Internet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此外,还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两种体系结构模型,即OSI七层参考模型与TCP/IP四层相关的分层、IP地址、域名地址与域名服务、TCP/IP参数的设置与管理、IPv6等网络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第2章详细介绍网络的组成、Intranet的结构与特点、网络系统的工作模式、组建小型工作组网络,以及网络测试等有关组建网络的技术基础与应用技术。第3章比较详细地介绍Internet和Intranet中常用的各种接入技术与相关知识,例如,单机、局域网中有线与无线路由器、WiFi共享、ICS、移动(1G~4G)、蓝牙等各种主流接入技术。
第二篇基本应用篇: 重点介绍互联网的3大服务,包括WWW中的信息浏览与获取技术、电子邮件、文件的传输与下载3章内容。第4章,详细介绍WWW信息浏览的基础知识,包含了WWW的发展、工作机制与原理;Web客户端软件IE和360浏览器的基本应用;搜索引擎的类别、特点、应用与技巧。第5章详细介绍电子邮件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基本术语,以及邮件客户端软件Microsoft Office Outlook的基本应用与技巧。第6章全面介绍互联网中文件下载的基本知识、原理、FTP、Usenet、P2S、P2P、PP4S、云技术、云盘和网盘等多种最新下载和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念,详细介绍专用下载工具迅雷、网际快车、微云与百度云的具体应用技术。
第三篇深入应用篇: 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与Internet相关的应用与技术,包括电子商务基础及应用、网络即时通信与交流、Internet安全技术、网页的制作与网站建设、Internet中流行的服务与应用共5章内容。第7章较为详细地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特点、交易特征、7个基本类型、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物流配送和支付等基本理论与概念;详细介绍电子商务网站的B2C与C2C的实际应用技术。第8章介绍网络即时交流中的术语、工作方式、通讯类型、聊天工具等基本知识,详细介绍网络通话的软硬件条件,微信与QQ的基本应用技术,微信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和文件资源的共享等多种交流方式。第9章从Internet安全现状入手,详细介绍系统平台加固方法、主要网络安全技术,以及数字证书安全等问题。第10章从网页的本质出发,比较全面地介绍网站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策划和设计,以及在静态页面上添加多种网页元素的方法,并且扩展到如何使用主流网页制作工具建立基本的动态网站。第11章,简要介绍目前Internet中流行的服务与应用,着重讲述流媒体服务器及视频网站的主要技术,扩展介绍典型移动互联应用的形式及运行机制,并且概述性介绍下一代主要的Internet技术。
本书层次清晰,概念简洁、准确,叙述通顺,图文并茂,内容安排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实用性强。书中既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的介绍,又有比较详细的组网、管网和用网方面实用技术。每章后面附有大量习题和思考题,需要实验的章节还附有实训环境、目标和主要内容方面的建议。
总之,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等相关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各大专院校的非网络、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作为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应用技术、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等课程的教材。此外,本书更适用于希望学习和掌握最新Internet知识与应用技能的读者,对广大接触和使用计算机或网络工作的读者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全书选材新颖、内容丰富、相对独立,分别包含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便于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进行取舍与组合。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当注意,首先,不应当将Internet技术与应用基础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学习,而应当将其当作一门应用技术的课程来学习;其次,只有将各种网络设备、智能终端设备、应用软件和各种技术基础理论密切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体会互联网资源的浩瀚,技术的多变。在Internet技术与应用的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将Internet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尝试,不断进取的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荐的学时分配表
篇号序号授 课 内 容学 时 分 配讲课实训第一篇Internet与网络技术基础篇第1章Internet与网络基础42第2章局域网与Intranet网络技术22第3章Internet接入技术26第二篇基本应用篇第4章WWW中的信息浏览与获取技术24第5章电子邮件22第6章文件的传输与下载46第三篇深入应用篇第7章电子商务基础及应用44第8章网络即时通信与交流24第9章Internet安全技术26第10章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48第11章Internet中流行的服务与应用44 合计3248本书由尚晓航担任主编,安继芳和郭正昊担任副主编;其中,尚晓航和郭正昊负责第1~第8章的主要编写任务;安继芳负责第3、9、10、11章的主要编写任务;马楠、王勇丽、陈明坤、郭文荣、郭利民、余洋等同志参与了一些章节的编写或其他辅助工作;此外,尚晓航负责全书的主审与定稿任务。
由于Internet、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作者的学识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