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物联网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后的第三次信息化产业革命性的发展。美国将物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欧盟发布了物联网战略研究发展蓝图,日本把物联网发展鲜明地写在国家通信发展策略上,韩国树立了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强国的目标,我国也将物联网上升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8月7日,温家宝在江苏无锡提出“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被称为“物联网”的这一科技新宠迅速引起了社会各产业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共鸣。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

  经反复讨论,编写团队整理了大量和物联网相关的实验。考虑到可能作为广大读者迈入物联网实验神圣殿堂的第一步,并成为对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石,本书首先着重介绍相关开发环境的建立、软件开发、程序调试、实验原理等相关基础知识,然后立足当前国内外厂商的主流芯片及实现方案,以物联网不同技术层面的实验原理为主线,精心设计70余项实验,并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实验代码等通过配备内容丰富的配套资料(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上下载)呈现出来。

  为了能够尽量全面展示物联网不同层面的技术核心,本书为物联网的感知与标识、通信与网络、接入与处理3个不同的技术层面设计了CC2530基础实验、ZigBee 2007基础实验、RFID基础实验、 WiFi和蓝牙基础实验、RFID原理机编码解码实验和RFID原理机通信实验6个主题共计70个实验。另外,本书还结合自习室节能控制、智能无线报警、门禁考勤、图书管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需求,给出了基于物联网的一些综合演示实验以及应用演示系统,为读者开发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思路。本书作为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实验教材,主要特色如下: 

  (1) 针对性强。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实验教材,将物联网涉及的核心技术按照技术分类设置实验内容,所有实验均是当今物联网主流技术的实验。每个实验都附有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范例路径等,并配备有完善的实验所需的素材。

  (2) 教学理念有创新。本书可采取模块抽取方式教学,每个学校可以按照自身专业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灵活地从我们提供的各类技术中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讲解。

  (3) 内容新、技术成熟。本书的内容反映的都是物联网的最新技术,编写人员都是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他们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

  本书由重庆理工大学的崔贯勋负责组织安排,并完成了第1章、第2章、第4章和第7章相关内容的编写。重庆理工大学的邹航、黄丽丰和苟光磊共同完成了剩余内容的编写。

  物联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熟练地掌握这些实验技术,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北京凌阳爱普科技有限公司的综合物联网箱实验指导、物联网开发设计平台实验指导和RFID原理机实验指导等技术资料,其所有实验项目涉及的设计方案、软件平台、源代码等都在北京凌阳爱普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物联网多网技术教学科研平台等设备上验证通过并在配套资料中一并提供。另外,读者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cgx@cqut.edu.cn)与我们沟通。物联网技术是新兴的技术,在近几年获得了飞速发展,本书也将随时更新相关内容,以便与最新技术保持同步,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物联网各层次的开发技术,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硬件平台和技术方案也千差万别,因此要编写一个全面完善的实验教程非常困难。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