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手机这些信息时代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据有关机构统计,国内目前有接近6亿网民以及超过12亿的手机用户,可以说,计算机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日用品,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从10年前的电话线拨号上网,到如今无处不在的高速移动通信网络;从浏览静态的网页,到各种新颖的多媒体互动资源;从简单的文字聊天,到现在的语音视频聊天、即时通信与社交网络……信息技术每天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信息时代在为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双刃剑的另一面——越来越多的传统违法犯罪行为已经将主要阵地转移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上,同时,一些新的违法犯罪手段和形式也日益增多,这已成为摆在广大执法部门调查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及时、有效地应对和打击新形势下的涉及计算机、互联网的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务之急。
自电子数据取证调查在中国落地伊始,至今已约十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电子数据取证,尤其是计算机取证已经被政府执法部门、法律界从业人员和广大执法人员认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且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许多公安政法类院校已开设了计算机侦查和计算机取证专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由最早的全部使用国外产品和技术,逐渐涌现出一批符合国内计算机取证调查实际的具备自主产权的取证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调查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内部调查和内部IT审计;可以说,计算机取证在中国正像初升的朝阳,有着广阔而宏伟的发展前景。
而同样属于电子数据取证范畴内的手机取证,不仅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不过3~5年;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取证将成为电子数据取证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这就要求从事电子数据取证的调查人员尽早掌握和了解手机取证的相关知识,并及时掌握手机取证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和面对日益重要的手机取证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尽快填补国内计算机取证类书籍,尤其是手机取证类书籍的空白,为电子数据取证调查人员提供最新、最完善的取证技术,作者在近两年来对国内外手机取证和计算机取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电子数据取证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本书。
本书立足于手机取证技术的基础,涵盖了电子数据取证理论基础、移动通信基础、手机取证基础原理、实践技巧以及面向实战的取证方法,力图使读者能够对于手机取证,尤其是智能手机取证形成全面、完整的系统性认识,理解手机取证的基本思想和技术原理,并结合取证实践,熟悉取证实践中常见的手机取证方法以及手机取证工具的使用,从而基本具备手机取证的调查分析能力。
由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加之本书篇幅有限,难免未能及时囊括各类新方法、新技术及新产品,请读者谅解。
编者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