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目前已有很多关于疲劳问题的专业著作。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工作体会到,面对着数量庞大的疲劳问题文献论文及设计公式,作为研究工作人员,应该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框架通过对各种基本疲劳现象进行整理,总结并建立一套对疲劳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这对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于1980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西谷弘信教授研究室开始了疲劳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本书主要根据西谷研究室的研究结果,应用西谷弘信教授所提倡的“线性切口力学”的概念,对金属疲劳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整理后完成。其基本思路如下。

(1) 首先是定位问题。本书作者把包含疲劳在内的材料强度的学问,定位为建立“从试件的强度预测实物的强度”这样一个工程近似手法的学问。根据这一定位,弄清引起疲劳破坏的力学环境等因素,并就这些因素对试件和实物进行比较是材料强度学的主要内容。

(2) 材料强度学作为一门学问,其寻求的主要目标是由更少的试验数据高精度地预测更多的实物强度。

(3) 为了从比较少的试验数据预测更多的实物强度,其预测理论体系必定包含有近似,由此也就存在应用的限界。打破这些限界,找到材料强度学问新的发展萌芽,则是材料强度学的主要课题。而明确的目的意识和先进实验技术的结合是成功的关键。

(4)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疲劳问题。本书根据疲劳破坏的发生完全取决于疲劳裂纹行为这一事实,把疲劳过程分为裂纹的发生和扩展机理不同的两个过程,通过疲劳裂纹行为来研究各种疲劳问题。

从上述可以了解到,本书的阅读对象是从事疲劳研究的技术人员、研究者、大学生。相信它对加深理解疲劳强度学的基本概念会有所帮助。感谢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西谷弘信先生。他是作者的研究生指导老师。感谢他长期以来对作者在学术研究上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对本书所使用的各种试验数据的大力支持和对本书基本构思的有益的讨论。

感谢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黄克智院士、庄茁教授对本书出版所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陈玳珩江苏大学教授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