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随着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趋全面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行业人才,成为现今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中职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发展研究的一大课题。然而,从社会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对管理类毕业生的企业管理岗位的胜任能力普遍认为不满意,根源集中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际动手能力差等方面,这表明院校教育在对学生的管理能力、知识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需改进和完善。

随着信息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对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更多强调具有踏实的作风、协作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主动参与能力、动态管理能力、全面的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结构,而且应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崇高的理想,并善于进行独创性的思维及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目前,我国院校管理教育的最大弊端仍在于教学活动侧重于课堂内,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目标以记忆为主;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发展滞后,重数量不重质量,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实践环节的矛盾日益突出。

基于上述国情和现状,国家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就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 

经过多年来国家对院校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引导和推动,同时,院校教育中对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不断涌现和实施应用,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高职及中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强化实践实训,突出技能培养,一个“面向市场、行业主导、适时互动”的实验、实习和实训体系正在形成。

作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核心的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强调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性教学不仅要验证理论、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实操过程进行教学,注重对已有的设计、决策、规划等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实施并转换成产品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利用多功能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应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以高技术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上述目的,本书对企业经营活动业务的案例资料以任务项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用友ERP管理软件为工具,讲授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企业业务的技能,加深理解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购销存等业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管理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集成性、统一性、实时性和共享性的内涵。

本书的结构是以商贸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为原型设计的,突出实战是其主导思想,重点介绍在信息化管理环境下企业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本书通过一系列任务提供了业务案例资料,注重体现业务流程的思想,因此,在使用ERP软件系统对每项任务进行操作处理时,会涉及到多个模块和多项功能命令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业务流程的特点。此外,为了更好地辅助教与学的活动顺利进行,本书还提供了建立账套、系统初始账套、不同时间段业务数据账套等多个数据账套,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用友ERP-U8V10.1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配置及软件系统运行异常问题处理;第二章介绍使用用友ERP-U8V10.1软件对案例企业账套进行系统管理,包括案例企业基本情况以及会计规范要求、案例企业账套的建立与修改、用户管理及其权限设置等;第三章介绍对案例企业基础档案资料的设置,包括部门及其人员、存货、客商信息、会计科目、业务类型等公共资料;第四章介绍对案例企业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固定资产管理、薪资管理、总账管理和会计报表管理各个子系统的参数及核算规则设置;第五章以案例企业日常业务活动为任务项,介绍使用用友ERP-U8 V10.1软件系统处理各项业务活动的操作方法,涉及销售订货、采购订货、库存出入库管理、库存盘点、存货成本核算、付款、收款、固定资产变动、薪资管理、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等企业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第六章介绍案例企业各个业务模块的期末结账处理;第七章介绍编制案例企业会计报表的方法。本书配套的DVD光盘中包括数据账套资料及用友ERP-U8 V10.1教学版软件。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曹茂莲、孙璐婧、付浦君的大力协助,她们对案例数据的测试、修改和校对,对书稿的修改和校审、数据账套的制作等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此对她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书中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备来日进一步修改完善。

编者 张莉莉    

2013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