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软件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设计复杂程度的逐步扩大、开发周期的不断缩短、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软件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软件测试过程和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软件质量。这种观念正在被更多的软件企业人士所理解、接受和实施,也是软件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必要依据,对保证软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软件测试的研究结果表明: 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得越早,软件的开发费用就越低; 在编码后修改软件缺陷的成本是编码前的10倍,在产品交付后修改软件缺陷的成本是交付前的10倍; 软件质量越高,软件发布后的维护费用就越低。软件测试费用占整个软件工程所有研发费用的50%以上。
掌握好的软件测试方法是提升软件企业工作质量的基础; 编制好的软件测试过程是提升软件企业工作质量的前提; 软件测试是提升软件企业硬件水平的根本手段,改进软件组织管理过程的必要途径。为了培养具备软件工程思想和技术以及相应开发经验的计算机和软件人才,国家近年来一直十分重视软件工程相关课程的建设工作。
在此背景下,《实用软件测试》一书应运而生。该书突出实用特色,讲述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方法和技能。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基础篇、技术篇、工具篇。基础篇讲述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的基础理论,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技术篇讲述面向传统开发过程、面向软件工程层面的软件测试和自动化测试以及敏捷测试; 工具篇介绍黑盒测试工具与白盒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与安全测试工具以及测试管理工具,并选取了常用软件测试工具讲述其使用方法。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可操作性强、易于上手的解决办法,能够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软件测试的整个过程,理解如何做好软件测试工作。
本书围绕着实际的软件项目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给出了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软件测试具体建议。在学术上,本书的主要线索是编者在软件测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实际经验,剪裁出来的一个针对软件测试的实用方法。
本书重视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内容翔实、条例清晰、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理论扎实、实用性强,并在案例讲述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读者可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实务,可以帮助软件测试人员快速应用到工作中,有效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
本书是软件测试相关课程的配套教材,适用于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测试等相关专业师生自学、教学参考书以及社会各类培训班的即学即用教材,也适用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继续教育。
1. 章节内容与编写情况介绍
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的生命线;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必要手段。本书力求通过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能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全书共计10章,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介绍软件缺陷与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软件测试过程、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联系及其重要性与实质。
第2章介绍质量与软件质量的基本概念、软件质量模型、标准的发展情况以及软件质量、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的区别与联系。
第3章介绍面向传统开发过程的软件测试,涉及的内容有软件测试模型、软件生命周期、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第4章介绍面向软件工程层面的软件测试,涉及的内容有面向对象的测试、面向方面的测试和面向SOA的测试。
第5章介绍自动化测试的有关内容,如自动化测试的优点、基本原则、实现策略与步骤等。
第6章结合项目实例介绍敏捷测试每个阶段的主要测试活动,分析每个主要测试活动的前提条件和目标任务,推荐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7章介绍软件测试工具的总体情况,涉及的内容有工具角度分类、常见测试工具的对比、测试工具的选择方法。
第8章介绍面向功能的测试工具。
第9章介绍面向质量属性角度的测试工具,包括性能测试工具和安全测试工具两部分内容。
第10章介绍测试管理工具,包括缺陷管理工具和综合管理工具两部分内容。
附录介绍软件测试的相关术语和常见问题,以及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评测师的最新考试大纲和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本书的末尾还附有模拟试题与解答以供读者熟悉和巩固所学知识,作者将长期实践的经验融入其中,相信必会使读者受益匪浅。在本书中,强调知识重点并给予读者练习的机会,最好能够详细阅读并亲身实践。
本书由李炳森任主编,并率领编委会的委员们对全书进行了统筹、规划、审校、修改和协调,委员们对全书的编写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或建议,并为本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其中,第1、2章由李炳森、田杰、段成峰、田国栋、刘红云共同编写,第3~5章由班日哲、张华、李炳森共同编写,第6章由陈晓颖、李炳森共同编写,第7~10章由班日哲、张华、李炳森共同编写,附录A、附录B由梁金静负责收集整理,附录C由李炳森负责收集整理,附录D、附录E由张华、李炳森共同编写。
2. 技术支持
本书由彦哲研究院组织编写。彦哲研究院是北京彦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专家顾问委员会,组建于2006年5月18日,其前身为管理与信息化联盟,由多位资深的信息化管理专家自愿发起,是信息化管理先进理论与最佳实践有机结合的推进者,是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服务组织。其宗旨是加强全国信息化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发展。彦哲研究院总部设在北京,现有研究员五百余名,分布在全国五十多个大中城市的多个行业领域。
有关本书的意见反馈和咨询,读者可登录由彦哲研究院主办的信息化管理专家网(http://www.yima.org.cn)与编者进行交流。
与本书配套的PPT课件等教学资源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关于本书与课件使用中的任何问题,请联系fuhy@tup.tsinghua.edu.cn。
3. 致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在此恕不一一列举(详见参考文献),编者在此对这些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服务外包实务教学工作委员会、全国服务外包岗位专业考试中心、中国外包世界(香港)有限公司、北京彦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或建议,得到了商务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领导们的悉心指导,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人士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对此编者将深为感激。
编者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