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与管理成本计算与管理是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成本会计教学方面,强调学科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融合;在教学标准方面,“成本会计”重新更名为“成本计算与管理”。为适应经济发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标准的更新,我们重新编写了适应发展需要的新教材。
本书在编写中按照“分析职业能力→确定能力目标→项目任务设计→形成项目模块”的思路编写,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成本会计计算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以职业技能为标准确定范围,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培养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之一。会计专业职业技能权威的考核标准,是国家会计专业技术职务技能标准。我们选择助理会计师职业标准作为确定编写本书难易程度的标准,这样不但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理论够用、适度,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原则,还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以成本会计岗位发展需求为目标,注重完整性和实用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需求不断提高,成本会计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内容已成为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因此,不论是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还是企业会计实务操作,都需要一本内容体系完整、表述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本书以此为目标,系统介绍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 以成本会计岗位任务划分项目,注重职业性和操作性
本书的编写将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岗位任务,对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本着“以项目为导向,理论实践同步,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确定以培养学生成本会计岗位能力为重点,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合理组织编写教学内容。
4. 以现实案例为基础选取内容,注重规范性和通俗性
本书按照“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关键术语→课前案例→正文→项目总结→项目思考与练习”的体例,在保证严谨性的前提下,追求贴近现实和形式活泼;以选取现实的课前案例为引导,引发兴趣,提示学习线索;配套实训教材的案例也选取自实务教材,在规范性的基础上追求通俗简洁。
另外,本书还配有《成本计算与管理全真实训》,配套教材模拟了一个制造企业的真实成本核算业务流程,涵盖了单项业务和综合业务处理实训,并对相关业务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给予提示,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中的重要概念及部分文字以表格和图的形式完成,重点难点部分用不同字体或用小提示、注意等形式呈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本书配有教学课件及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如有需要可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
本书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于海琳担任主编,沈洁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于海琳编写项目2、项目3、项目4、项目8,沈洁编写项目1、项目6,盛新编写项目5,唐丽华、王小兵编写项目7。于海琳负责全书的修改、补充和最后的统稿。本书由李传双、谢淑珍主审。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企业和行业专家的热情指导,同时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和专著,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内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如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编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