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力输电系统已进入大系统、超高压远距离输电、跨区域联网的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现代输电网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发生变革,对其安全、稳定、高效、灵活运行控制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急需发展新的调节手段,提高其可控性; 另一方面,控制理论、大功率电力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又为输电控制手段的改善和升级换代不断提供新的可能。在这种情形下,美国N. G. Hingorani博士首先较完整地提出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
的概念。FACTS自诞生始就受到各国电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力公司和制造厂家的重视,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迅速的推广应用,成为电力工业近20年来发展最快和影响最广的新兴技术领域之一。目前已发明了近20种FACTS控制器,部分已经商业化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成为解决现代电网诸多挑战的重要手段之一。从长远来看,FACTS技术的作用将更为深远,正如IEEE/PES的“DC与FACTS分委会”所指出的: “FACTS与先进控制中心和整体自动化等技术所带来的非常长远的优越性已经被世人广泛认可,它们预示着电力传输系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FACTS的基本内涵是: 基于采用现代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构成的各种FACTS控制器,结合先进的控制理论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交流输电网运行参数和变量(如电压、相角、阻抗、潮流等)更加快速、连续和频繁的调节,即所谓柔性(或灵活)输电控制,进而达到提高输电系统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因此,FACTS的基石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核心是FACTS控制器,关键是对输电网参数和变量的柔性化控制。FACTS技术通过适当的改造,还可应用于配电和用电网络,以改善电能质量和提供用户定制电力。
笔者长期从事FACTS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曾参与研制了国内首台大容量(20Mvar)STATCOM装置,2003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开设研究生课程“柔性输配电系统(FACTS/DFACTS)的原理及应用”,本书即是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逐渐成稿的。
全书共分12章。第1章概述
FACTS和定制电力技术,并讨论FACTS和HVDC的关系。第2章简要介绍作为FACTS和定制电力技术基石的电力电子
。第3章先概述并联无功补偿的作用、历史与现状以及补偿器的分类,然后重点介绍SVC的原理、特性、控制和应用。第4章论述STATCOM的基本原理、数学建模、特性分析、控制设计及应用情况。第5章对SVC和STATCOM的基本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的系统级控制策略共性,并讨论综合并联补偿系统。第6章介绍将STATCOM与蓄电池和超导磁体结合起来构成的电池储能系统和超导储能系统。第7章介绍变阻抗型串联FACTS控制器,重点讨论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的原理、特性、控制和应用。第8章介绍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第9章介绍静止电压/相角调节器。第10章介绍统一潮流控制器及其他复合补偿器。第11章主要介绍电能质量和定制有特殊用途的FACTS控制器,即NGH 次同步谐振阻尼器、晶闸管控制的制动电阻和短路电流限制器。第12章概述了电能质量和定制电力技术,并重点介绍两类典型的电能质量控制器,即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和串联型动态电压调节器。
本书的第2~7章由谢小荣编写,第8~12章由姜齐荣编写,第1章为二人合写。本书力求体现FACTS领域中研究开发和工程
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它应该属于在该领域中奋力开拓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选修编者所开设课程的研究生在文献检索、资料汇编和图文整理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帮助,严干贵博士阅读全书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同时得到了韩英铎院士、王仲鸿、陈建业、崔文进、童陆园和刘文华等教授的指导,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与柔性输配电系统研究所也给予了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可供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FACTS领域的广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4年5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