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审计教材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国内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知名学者编写的教材,偏重审计理论,适用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使用,为进一步的审计理论学习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第二类是高职类教材,强调技能培养,有些审计理论及一些复杂的审计方法被略去;第三类是国外原版或翻译教材,教材经典,但与中国审计职业环境和我们的阅读思维逻辑不太一样,并且内容过多。以上三类教材均不太符合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北京联合大学制定了《“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规划》,组织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在理论完整的基础上加强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书列入了北京联合大学《“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规划》。教材突出以下三个特征:
(一) 以培养学生的审计基本理论素养及实际操作技能为目标,以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发展及最新审计准则为依据,以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为核心,以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服务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本教材适应普通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审计课程教学要求,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材难度在研究型本科院校与高职本科之间,深浅适宜,篇幅恰当。
(二) 本教材结构逻辑性强,切实反映审计实际逻辑流程。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审计知识点多,分散,看不出逻辑,把握不住重点。本教材从审计环境要求、审计工作流程到审计具体测试,将纷繁众多的审计知识点串接成符合审计实际工作的逻辑线。从首先要了解工作环境要求开始,到怎样开展审计工作,为学生奠定了审计理论基础,最后安排审计实务,应用审计理论知识对四大业务循环及货币资金开展测试取证。
(三) 每章由案例引入,用案例问题引出教学内容,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案例结束,促使学生复习该章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独立分析案例,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每章附有思考题,方便学生复习和自我检测。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第1、5、6章由孟秀转编写,第4章由徐静、孟秀转编写,第2、3、7、10、13章由尹夏楠编写,第8、9、11、12章由梁红编写。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刘珊对第1、5、6章的初稿进行整理。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由于能力有限,本书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