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并且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于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长足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系统发展,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划。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3月)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而为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提升电子商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国家标准委于2016年3月联合制定了《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以期实现引导生产、满足消费、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需要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这就需要将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引入物流领域,从物流信息的采集,到物流信息传输,再到物流信息的加工处理,直至物流信息被使用的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物流业的信息化。
自2010年以来,中国物流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开始进入发展新阶段,推动物联网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掀起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热潮。随着国家及社会对物流问题也逐渐重视,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物流体系及物流信息化建设已经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物联网是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物流现代化的最佳动力,但是物联网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基于以上背景,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更多的物流信息技术系统的知识介绍给广大读者,以期更好地应对物流业的巨大变化。本书第2版,力求保持第1版中的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前瞻相结合的特色,希望能更加系统、全面的介绍多种物流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物流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与第1版相比较,本书在原有的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下计算机领域最流行的网络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这将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物流信息来源;在网络技术部分,加入了大型企业中开始被广泛使用的VPN网络(虚拟专用网)介绍,以及在多媒体时代被广泛使用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这是企业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的新途径;在数据采集与识别技术部分,加入了语音识别技术,这是一种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和员工特点的新型信息识别技术,在各大配送中心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结合第1版发行过程中的反馈信息,第2版在具体内容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正,有些地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介绍,有些知识则进行了简化处理,同时对每一章后的案例进行了更新。
本书共包括九章。第一章对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二、三、四章分别对物流信息化所必需的基本支持技术进行了说明,如数据库、网络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第五、六、七、八、九章分别对具体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空间GPS技术、GIS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阐述,并且结合物流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在每一章的知识介绍之后给出了全新的实际应用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于读者深入理解、掌握和分析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最新发展能有所帮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和引用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并从相关的报纸、杂志、网站等处选取了部分案例与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与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和领域非常宽泛,加之作者知识与经验积累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王晓平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