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是什么?图书馆为什么要建资讯中心?资讯中心与图书馆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已不仅仅是一个研究课题。从资讯中心项目的提出,到2012年挂牌,再到这几年的实际运行,我们作为资讯中心的创立者和实践者,一直在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
高校图书馆建立资讯中心是一种创新。第一,它创新了高校以信息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实现了政、校、企以资讯为纽带的多向交流。第二,它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图书馆不再仅是书籍的借、阅、藏机构,学校的图书馆不再只为本校师生服务。资讯中心使图书馆的职能得到极大地扩展,不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图书馆,而且认识到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内涵。第三,通过建立资讯中心,创新了图书馆的职能。它改变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程序,提高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符合信息时代的节奏。
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使读书与资讯合二为一,借阅与信息推送紧密结合。图书馆由图书储藏和阅读空间变为信息交流的空间。读者由单向的知识获取者,变为信息提供者,企业对学校的信息需求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的建立,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当人们想到图书馆时,最初的印象是书、空间、安静的环境。图书馆功能主要体现为藏书、阅读。过去图书馆资源以纸质资源为主,出版周期长,给人更多的是空间感和历史感。信息时代,人们获得资讯的渠道已不局限于图书馆,网络、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获得资讯的主要形式。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是图书馆淡出人们视野的重要原因。资讯中心建立在图书馆,人们不仅可以读书、借阅,同时可以获得最新的资讯,这些资讯绝大部分来自于海量的数字资源、专业人员的加工成果、行业专家的心得。读者获得或产生的资讯,也可以通过资讯中心及时加工、传递给感兴趣的使用者,使资讯得以及时地发挥作用。图书馆借助资讯中心,增加了信息交流的职能,改变了传统阅读和收藏空间的印象。以往到图书馆看书的读者,是单向的信息获取者,资讯中心的建立使读者成为信息提供者,调动了读者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随着人们阅读纸质资源热情的降低,对图书馆的需求也有所下降。资讯中心的建立,实现了信息的抓取、加工、交流、传递,有益于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资讯中心的信息具有及时性、专业性、排他性,能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社会对学校、对图书馆的需求由消极走向积极。
改革与创新既来自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也来自基层实践者的危机意识驱动。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试点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2011年就将“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融入京津冀,走出环渤海,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大型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办学定位。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面对优质的硬件设施与图书资源,我们希望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社会。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围绕资讯中心的建立与运行,我们付出了艰苦努力,也摸索出了一定经验,借本书将之与广大同人共享。
本书由张晖、徐红勤、周岚、靳慧慧、王娅娟、朱锐编著,分别完成了本书的第1章、第6章、第5章、第2章、第3章、第4章。全书由张晖总纂定稿。
资讯中心虽然是开拓性工作,但我们在实践中仍然参考了前辈、同行们的大量经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欢迎读者对本书及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与批评。
编者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