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秘书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讨论有关秘书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之前,首先应清楚秘书应该具备什么能力。人们的能力通常分为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基本能力是指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而核心能力则是指成员在组织内区别于其他成员的能力。比如,在一家公司里,不管是秘书、客服,还是推销、财务,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因此,沟通能力就是秘书必备的基本能力; 而像档案管理、公文写作等能力,只有秘书才需要,所以,这是秘书的核心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基本能力决定其在组织内的生存能力,而人们的核心能力则决定其在组织内的职业发展能力。基本能力是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而核心能力是基本能力价值的体现,没有核心能力的充分发挥,基本能力再强也没有什么意义。
秘书应具有什么基本能力呢?基本能力又分为必要基本能力和非必要基本能力。必要基本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就是秘书的必要基本能力。也就是说,如果秘书不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就做不好秘书工作。非必要基本能力是指那些锦上添花的能力,即具备了更好,不具备也不影响日常工作的能力。比如开车,秘书会开车当然不错,但不会开车也不影响秘书做好日常工作。秘书应具有什么基本能力,由其所在组织的实际情况决定。因此,学校在培养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时,应根据学校的定位设置课程。比如,上海的一些学校与内地的一些学校的定位不尽相同。一些上海的学校将目标定位于世界500强企业,就应加强英语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而内地许多学校将目标定位于当地的一些微小企业,就应加强应酬等基本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秘书基本能力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但是,不管学校如何定位,沟通能力、外语能力、职场礼仪、经营能力(知识)、职场常识、职业规划等都是秘书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知识)。
秘书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由秘书承担的责任决定的。秘书的责任是为上司创造良好的决策环境,而上司的决策环境又分为有形的环境和无形的环境。有形的环境是指秘书协助上司处理日常杂务,如整理办公室、接打电话、招待客人、筹备会议等,这些能力也称为有形能力。上司决策所需的无形环境是指秘书为上司收集决策所需的信息,如经营信息、人事信息、科研信息等。为上司创造良好的决策环境的能力又称为广义的信息收集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因为秘书只有与各方面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及时收集到有用且完整的信息。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实际上就是情商。秘书能力(知识)的结构见下图。
秘书工作的最大特征是“打杂”,而“打杂”的技术含量不高,准入门坎很低,不仅整理办公室、筹备会议、帮上司制订工作日程等如此,就连很多秘书感到头痛的公文写作和档案管理也是如此。因此,秘书有形的核心能力并不能成为秘书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秘书核心能力中的无形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特别是与上司打交道的能力),也就是情商,才有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职场上,所有白领都需要与上司打交道,都需要情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商属于秘书的基本能力。但是,秘书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它是为上司而存在的,因而现实对秘书与上司打交道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职业,而与上司打交道的能力又是情商的典型表现,所以,情商又属于秘书的核心能力。比如,现在一些秘书觉得给上司写材料很困难,不是他们不熟悉公文格式或文字功夫太差,而是他们不知道上司的想法,不知道上司希望自己将稿子写成什么样,所以他们不知如何动笔。不知道上司的想法,这是秘书识别感情能力不高的表现,是低情商的典型“症状”。如果一个秘书真正做到“能从上司的后脑勺看出上司在想什么”,在职场上还有什么人能与其竞争呢?所以,高情商是秘书的核心竞争力。
情商是人们在识别自己和对方感情的基础上调整自己与对方行为的一种能力。它有两大特点: ①每个人都有情商,只是高低不同; ②人们通过适当的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情商。因此,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把提高情商作为重中之重。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与高中生相比应该胜在基本能力; 与英语、管理等专业的学生相比,应胜在核心能力,特别是具备与上司打交道的较高情商。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与大学毕业生座谈时指出,情商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它比智商更重要。当前是大学生“史上最难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困难与他们适应社会能力不强有很大的关系,而“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实际上是情商不高的典型表现。因此,在我国开展情商教育,特别是在秘书学专业开展情商教育有很强的迫切性。
本书出版的目的是让读者通过学习本书实现三个目标: ①系统地了解现代情商的基本理论; ②基本掌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自己情商能力的要领; ③初步学会处理自己感情上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三个目标,编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①注意吸收当前情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持教材理念的先进性; ②注意结合当前的国情,增强教材的针对性; ③着力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的感情问题(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保持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④为了方便读者自学,尽量使之通俗易懂。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建桥学院吴美、汤炯君和陶淇琪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情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严格来说它还未满20岁,来到中国的时间更短。正因为年轻,它正在茁壮成长,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因此,尽管编者竭尽全力,但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仍有种种不足之处,所以,我们期望与广大师生和相关学者进行交流,希望读者对本书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将来修订完善。
谭一平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