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参与全球经济融合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这为我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现有的国际商务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的国际贸易领域需要的是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商务竞争的高素质商务人才,即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宏观经济分析与判断能力,而且还要具备现代商务活动的实际决策、谈判与操作能力,特别是对现代商务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包括物流专业、高级谈判、跨境电子商务等)要有充分的认识与知识准备,具有足够的商务领域决策与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都是高等教育探讨的课题。近年来,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实验与实训课程的开设,能显著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
目前国内外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验与实训类教材相对《国际贸易实务》等理论课课程教材来讲,并不多见。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国内高校在开设国际贸易综合实验课程时,仍主要依赖于实验软件开发商提供的操作说明或者自主编写的实验指导手册。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及各高校对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度的逐渐提高,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主题的综合实验教材得以陆续推出。归纳比较后发现,已经出版的实验实训课程教材: 有的主要根据国际贸易实际交易的流程,确定实验目标、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步骤和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熟悉对外贸易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方法;有的基于国内最为广泛使用的进出口贸易模拟平台——SimTrade,通过真实的进出口贸易及相关角色的嵌入,指导学生通过个人的实际业务操作去运用以往所学过的全部贸易理论和实务相关课程的要点,在真实的模拟外贸环境条件下,通过相互业务磋商完成合同订立以及合同履约的整个贸易过程;有的关注的是国际贸易实务平台构建之后的具体日常事务的“执行”,通过这些设计好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在现实运作中的业务流程设置;有的教材则针对国际贸易中各主要环节,如单证、结算、商务谈判等进行专项训练。
相对国内同类实验与实训课程教材,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 “专项+综合”模式
本书采取了“专项+综合”的模式,不但与现有国内教材一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进出口贸易与报关流程观、系统观的形成,而且还在吸收、参考了国内外主要专项课程实验教材精华的基础上,针对重要实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核心技能进行了针对性强化训练,较好地做到了“两者兼顾”,从而弥补了目前国内外相关实验教程要么偏重流程、要么偏重专项的问题。
二、 “实训+实验”模式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教程主要是依托实验教学软件而编写的,这样教材的推广使用可能会因一些高校使用的实验教学软件不同或缺失而存在难度。鉴于此,本书一方面依托南京世格软件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外贸实训软件,如SimTrade、SimForwarder和单证教学系统、外贸实务教学系统,这些软件在全国本科及高职院校使用广泛;另一方面自行开发和设置了系列实训项目,既摆脱了师生对实验软件的依赖,又同样能完成教学目标。
三、 加强对综合型、创新型实验的设计与运用
与国内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研究型综合大学及重点本科院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更高的定位。因此本书兼顾了不同类型院校的使用人群特点,不仅强化了国际贸易专业专项实验,强调对一般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加强了对综合型、创新型实验的设计与运用,锻炼学生国际商务思维与职业素养以及决策、沟通等能力,为培养高层次外向型国际商务人才服务。
全书共分“国际贸易实务专项训练”和“进出口贸易模拟综合训练”两篇。“国际贸易实务专项训练”共分7个实验,合计24个模块;“进出口贸易模拟综合训练”共分4个实验,合计9个模块。全书由广西大学商学院李好负责大纲设计、内容确定,并统稿、定稿,由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学院张瑾负责校对。各实验编写情况分别为: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陈薇薇负责实验一的编写;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史岩、广西大学商学院刘华负责实验二的编写;广西大学商学院覃晓阳、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李婉婉负责实验三的编写;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学院刘昊昕、张瑾负责实验四的编写;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蓝振峰负责实验五的编写;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王敏、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阳、广西大学商学院张湘江负责实验六的编写;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吴飞霞、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李为负责实验七的编写;广西大学商学院李好负责实验八、实验十一的编写;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左瑞瑞负责实验九的编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农方负责实验十的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世格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张亮、高天娇、张晶、毛影星、蒋园园等多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也得到了广西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程海兵、徐全龙、王泽滨、黄秀丽、李振龙、邓力维、韦永贵、陈俊杰、肖坚、彭少坤等同学的帮助。另外,在编写时,编者还参阅了多种国内外相关著作和刊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学识有限,难免出现差错、疏漏的地方,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17年7月19日[1]〖2〗[3]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验与实训教程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