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美国影视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美国影视作品以其震撼的视觉画面和精良的特技制作受到我国青少年的追捧,例如《变形金刚》、《阿凡达》、《2012》、《后天》、《绯闻女孩》等,这些作品深受我国青少年的青睐,对他们人生观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担忧。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升华人的品格。运用影视作品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及良好的道德情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为综合性艺术文化的影视文化,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及伦理道德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揭示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找出改进的对策,才能充分发挥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克服低俗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从而承担起建设国家和传承文化的责任。

影视传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传播的快速性和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内容的丰富性和视听的被动性; 传播的广泛性和收听的随意性; 声画并茂和信息的传真性。影视传播的优势表现在: 时效性、群众性、易受性、信息量大; 而其弱点则体现在: 难以形成深度主题、抽象思考无法再现、选择性差、声像易逝、语言有特殊要求。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是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我们以国产纪录片《故宫》为例,分析国产纪录片文化传播的现状与策略。增加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拍摄制度的规范完善、高低语境倾向的改变和意识形态与故事形态的融合,均是国产纪录片的文化传播战略。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供大于求的情况长期未得到缓解,就业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如何使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有更好、更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为了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求职与招聘,也为了提供给求职者一个好的机会,更为了给众多求职者提供正确的求职导向,求职类电视栏目(如《非你莫属》)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线。

1993年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初登屏幕,它以广泛、平等、透明的节目形态,受到人们追捧。20余年来,它发展迅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现在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共有200多个。我们对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缺少优秀主持人、情节设置单一、跟风现象严重、品牌意识淡薄、节目收视压力大等现状及导致这些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老牌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的改版的研究,针对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现状,提出注重话题选择、与国际化接轨、重视节目品牌化营销等方法来促进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健康发展。

打开电视屏幕,婚恋类栏目比比皆是,但《非诚勿扰》却独树一帜,赢得受众的持续关注。《非诚勿扰》运用品牌包装、内容包装、形式包装等策划技巧,精心制作,避免制裁,值得其他婚恋电视栏目借鉴。细节的精良化、价值的主流化、内容的本土化、话语的真实化和关注的连续化,这些方面均是婚恋类电视栏目成功的基本条件。《非诚勿扰》通过电视这种大众媒体,营造浪漫氛围,受众通过营造的“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造舆论,利用其他媒体进行整合传播,其美誉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同类节目。

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表达了他们对于战争特殊的思考。在短短百年历程中,西方出产了大量战争题材的电影,历史上几乎每次重要战争都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我们从电影《战马》的解读入手,透析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反战情绪,并通过战争电影的演变和它们出现的意义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影片中的和平主题。

当前,就我国的文化态势而言,后现代性质文化崭露头角。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人文观念的涌入,商品社会消费主义的滋长以及现代传媒所引发的大众文化的泛滥,使得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表现日趋成为难以忽视的文化现象,并在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中国好声音》是大众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和其他大众文化类似,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中国好声音》自播出以来,形成了席卷全国各地的"好声音"现象,这股热潮更是点燃了网络的每一个角落。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广大网友曾多次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称赞该节目,声称是众多选秀节目中最动人的音乐节目。在选秀节目历经“七年之痒”,造成了许多社会争议和批评之时,异军突起的《中国好声音》,不仅赢得了高收视率,也因为节目对梦想的追求、自身的创新以及对真善美的颂扬得到了广电总局的认可和好评。

国产纪录片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是目前国内比较重大的课题,这关系着国产纪录片能否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块蛋糕,而这又取决于纪录片制作人员的判断能力以及市场研发能力。日前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这一类型的国产纪录片暂时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然而,题材选择的局限性,让国产纪录片从根本上走不出国内的市场; 另外,国产纪录片的技术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无法吸引国际市场的青睐。我们主要针对国产纪录片如何走出国门进行探讨,提出立足本土化、重视市场需求和视野国际化等营销策略。

科学技术在全方位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电影这一全新的电影形式应运而生,在制作方式、艺术特色、传播方略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成为一种为专家学者和一般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新型电影形式。

本书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株潭试验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11WTB26]“三网融合语境中湖南电视节目创新策略研究”[12YBB142]总结性成果。本书由曾耀农、丁红总负其责,欧阳秀兰、曾心滢、丁钊、曾忆梦、李东璟、胡寒、刘美霞、陈子燕、丁千、曾耀辉等参与写作,部分学生承担了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本书参考了许多文献与资料,未能一一注明出处,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作者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