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和企业管理实践的重大变革,21世纪的薪酬管理面临着多种严峻的挑战。首先,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愈演愈烈,企业兼并、裁员、重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标杆管理、团队导向管理等战略也应运而生,这就要求企业建立灵活性和弹性化的薪酬制度,以支持企业变革的需要;其次,新技术的应用使劳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组织中的工作岗位内容也随之发生很大的调整,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和技能要求更高、更广,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企业的薪酬管理能激励员工学习和拓展技能;再次,降低成本、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和利润水平,是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根本,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客观需要给企业薪酬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心理契约的应用、文化管理的强化、员工需求的多样化等管理变革,促使薪酬管理的功能重新定位,战略性薪酬体系的设计要能支撑组织经营战略的实现,从而使组织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较厚基础、较宽口径、注重实践、强调应用”。为此,21世纪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在校期间初步学会如何工作并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胜任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本书以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以薪酬管理工作任务要求为依据,结合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实践和经验,融入编者在教学与实践中的最新体会而编写,力求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在实践上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分为五大模块共十章。第一个模块为第一章的内容,主要阐述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薪酬、薪酬管理、战略性薪酬等概念,以及薪酬管理的目标及发展趋势;第二个模块为第二、三、四章的内容,主要讨论企业基本薪酬体系的设计,并介绍与薪酬体系对应的企业薪酬制度;第三个模块为第五、六章的内容,主要讨论薪酬结构的设计和薪酬水平的确定;第四个模块为第七、八、九章的内容,主要讨论薪酬的调整、控制及组织中不同类型人员薪酬制度的适用问题;第五个模块为第十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在薪酬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本书在每章的开篇都设计了教学目的、关键概念和引导案例,在每章结束后都设计了案例分析、本章小结和思考题,在每一小节后面都设计了讨论与思考,以便读者学习时有的放矢,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本书主编孙静老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主讲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课程;林朝阳老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十多年,主讲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等课程。孙静、林朝阳老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会定期到企业进行薪酬管理工作实践,研究分析胜任薪酬管理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能力。本书立足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以薪酬管理工作任务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各种薪酬体系的设计及应用性上,以培养学生胜任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书第一、二、十章由孙静编写,第三章由张一纯编写,第四、五、七章由林朝阳编写,第六、八章由王蕴编写,第九章和附录由梁欢欢编写,全书由孙静统稿。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薪酬管理的培训教材和学习参考书。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借鉴和参考了许多中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并吸收了很多相关成果,在此对各位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理论与经验的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错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给予指教。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