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今天的新闻受众有什么新特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新闻受众对于新闻的传输,业已形成更复杂、更为具体的需求与品味,部分得归功于社交媒体和移动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和进步。从现在开始,记者需要具备以下素质:确认提供报道的最佳媒介以及文字、视觉、声音的各种组合方式,运用多种多样的媒体,向受众提供报道。不同报道元素之间的联系则要更加直接。本书将探讨组织与整合报道建构模块中的新闻的策划、报道、发布,其间涉及跨媒体与多媒体的思维与执行。

年轻的受众经常说他们不发现新闻,但是期望新闻能发现他们。如果这就是新闻受众日益增长的心态,那么记者就需要去策划、收集、整合/分类,然后制作出可以“发现”这些受众的新闻。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故事讲述的原则和技巧,不过确实意味着要对故事讲述的方法进行反思。因此,本书首要的主题围绕着“旧即是新”这个概念展开。举个例子,虽然头条是“旧的”新闻,然而“推文”(tweet)是新而短的理念,以简洁的方式报道新闻是永恒的。这就是本书背后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将阐述两种“类型”的新闻报道:短小精悍的,或者说直接的、快速转向(turn around)的报道,通常被称为“现场新闻”,以及深度报道或特稿报道,这些报道涉及叙事和互动的“弧线”(arc)。本书将阐述这两种“类型”新闻的多媒体和跨媒体的思维、组织、报道和制作。

本书许多章节包含“创新者”案例研究,即记者,新闻生产组织,以及那些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到达新闻受众的其他人。有些章节会有技巧提示部分,而其他章节则提供了当下记者正面临着的一些热点问题。

本书目标

1. 形成一种跨媒体的新闻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把来自于传统媒体的价值观和方法,融入为快节奏、多任务处理和移动的受众而服务的新闻的策划、采集、组织和制作之中。

2. 形成一种简单易行且合适的方式,运用词汇(写作)来获取新闻和信息传达给受众,而这些受众用在阅读/吸收新闻和信息上的时间多少不一。

3. 形成一种简单易行且合适的方式,运用视觉的(声音、静态图片和动态影像)方式来获取新闻和信息,并传达给重视以图形展示新闻和信息的受众。

4. 知道如何确定什么时候视觉效果是有效且必要的,以及知道如何捕获、选择和组织视觉素材,以便增强受众对报道的理解。

5. 能够把各种报道元素(文字、音频、视频和静态图片)整合起来,为受众最终的新闻体验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