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程》是作者结合我国审计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在认真消化、研究国内外有关审计准则、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基础上,编写完成的一部审计学教材。同时,《审计学教程》也是沈阳工学院承担的辽宁省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审计行业的法律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理论和实务正在经历一个变革和完善的过程。我国先后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即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新修订的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为了指导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运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解决审计实务问题,防范审计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起草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1号——职业怀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2号——函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3号——存货监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4号——收入确认》《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5号——重大非常规交易》《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6号——关联方》共六项审计准则问题解答,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为满足高等院校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税务专业,以及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教学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审计理论和实务编写了《审计学教程》一书。本教材以现代审计理论、方法和审计程序为基本结构,以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审计活动为主线,全面介绍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本书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理论适度够用,强化实践应用”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系统的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企业会计及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书和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全书内容包括:审计概论,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审计组织形式,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系统评价和审计,审计的导向类型和技术发展,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验资,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业务。
本书体例完整,各章设有本章小结及复习思考题,部分章节还编写了案例分析题。在内容编写上,本着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相结合。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量体现“实用、更新”的精神,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由沈阳工学院崔君平担任主编,由沈阳理工大学徐振华、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杨斌担任副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沈阳工学院岳春玲、商敏、李争艳、安洋,以及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吴春珍。
全书共分18章,具体写作分工:第1、2、3章由徐振华编写;第4、5、6章由崔君平编写;第7、8章由吴春珍编写;第9、10章由杨斌编写;第11、12章由岳春玲编写;第13、14章由李争艳编写;第15、16章由商敏编写;第17、18章由安洋编写。全书由崔君平负责总撰定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同时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反馈邮箱:wkservice@vip.163.com。
编 者
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