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

关于模拟电路学习的一点思考及对本书的一点说明

“智能硬件”技术发展如日中天,给电子工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内容与挑战。典型例子莫过于2015年Apple Watch正式诞生给电子线路设计领域带来的新思维;而Google计划的“CTARA”模块化手机更是颠覆了硬件设计的传统理念。其思路是给定一个固定的基础设计框架,并为用户提供了正面2个背部8个支持用户随意更换的组装模块,其兼容多达20~30个不同模块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当代科技需要更新设计理念,适应时代科技需求,我们修著了《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第2版)。编者给予读者的劝勉是学好模拟电路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要在“用”字上做足文章。本书第2版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实用角度系统重新阐述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重点修正的内容是各章增加了一些典型习题,并精修了重点应该掌握的内容。模拟电路学习重在电路分析与工程设计,本着习题适量原则。全书包括12章,我们将各章用于基础教育所应选取的内容列出来供使用者参考。其他内容可以根据专业需要自行取舍。本课程默认14周,每周4学时,且面向学生对象具有电路频域分析与拉普拉斯变换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力,具有电子学的电路入门分析能力。

第1章半导体基础知识。主要掌握PN结外部特性——伏安特性,2学时。

第2章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基本电路。掌握晶体二、三极管特性(重点是伏安特性)及其在应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8学时。

第3章场效应管与特殊三极管基本应用电路。掌握MOS管原理与使用方法,4学时。

第4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围绕集成运放的单元电路,重点讲授差动放大、电流源电路、多级放大电路,6学时。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介绍晶体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及其上下限频率计算方法,4学时。

第6章负反馈放大器。详细介绍几种反馈放大器经典分析方法,重点掌握深度负反馈的“虚短”“虚断”分析方法,并掌握在具体工程中正确引入反馈的方法,8学时。

第7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运算电路。重点掌握比例、加减、微积分运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理解乘、除、对指数运算电路原理。掌握几种运算电路组合应用的电路计算方法, 8学时。

第8章低频功率放大器。重点掌握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分析计算方法,4学时。

第9章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重点掌握仪用放大器、电压比较器计算分析方法,4学时。

第10章波形发生电路。重点掌握文氏桥电路原理与设计方法,4学时。

第11章直流电源。重点掌握串、并联型稳压电源原理,4学时。

其他章节自学,不安排学时。

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关键掌握两大部分——晶体管和运放的线性与非线性部分;两个方法——小信号微变等效分析法与深度负反馈“虚断虚短”分析法;两个观点——直交流分开分析观点与工程近似观点。

工程实践是本学科的“王道”。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数学模型转化为工程近似的方法实现是本课程从数学、物理的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工程标志,工程理念要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最后强调的是要学好模拟电路,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读书,要详读、细读、精读。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最经典的诠释是这样一句经典的话:“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骼、血肉,甚至灵魂”。

科技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当智能硬件设备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时,电子技术行业已经致力于各类智能硬件的定制化开发设计,提供给 “互联网+”研究领域系统级智能硬件解决方案。智能硬件代表电子科技的未来。所以,本书的创新方向是启迪学生的硬件设计理念向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