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现代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问题也与日俱增。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从该概念可见,物流活动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现代物流风险也可谓是体系庞大、环节众多、种类纷繁复杂,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政策、市场、环境等社会风险,还包括物流合同风险、物流责任风险、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操作风险,而运输环节又包含海运、空运、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多式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下的不同风险。

如何避免物流业务风险是摆在现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而物流保险正是针对物流活动过程中各主要环节运作风险的实现控制与保障的一种有效措施。但现代物流包含的环节非常广,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因此物流保险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从宏观上来讲,物流保险是一切与物流活动相关联的保险,即物流保险既包括货物从供应地到目的地的实体性流动过程中对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处理环节的货物保险,也包括机船舶、飞机、车辆、集装箱、托盘、仓库、叉车、吊车等物流运输、仓储、装卸工具的保险,还包括人身安全保证,防范环境污染、雇员忠诚保证等一系列与物流活动相关联的保险内容。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只要涉及货物物流运作环节都有可能涉及货物保险问题。

作为现代物流业务,往往是一个系统性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但在实际的保险条款中却是分环节类型的阶段性保险,如有海运中适用的是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水路运输中适用的是水路货物运输保险,公路运输中适用的是公路货物运输保险,铁路运输中适用的铁路货物运输保险,航空运输中适用的是航空货物运输保险,这种条块状的分割式保险模式很难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存在很多的滞后性和空白地方。

早在1998年,一些保险界的有识之士就聚在一起商讨物流保险实施的可行性,并随之形成舆论。随之,社会各界呼唤物流保险的声音不断增加。2002年3月,第一份专门的物流货物保险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诞生,2004年7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公司”又推出一款曾被人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思的物流保险”——物流责任险,随后,各大保险公司仿照人保公司的物流货物保险条款和物流责任保险条款所拟定的“物流货物保险条款”和“物流责任保险条款”纷纷出炉。但直至今日,效果尚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两种险种只能对物流的大部分环节进行承保,尚无法适应当前整个物流市场的需求。比如,现代物流公司均推出“准时制”配送,使得物流公司肩负着承诺和保证货物按时送达的责任,而实际上,因为意外因素延误运输时间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并不在货物运输保险和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承保范围之内,大部分只能由物流公司自己负责赔偿等。

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风险存在以及条块状的物流保险条款存在现状,是必须接受的现实,新生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伴随着现代物流发展而不断改进的物流保险也是如此,只有在对现行物流各环节保险条款进行不断研究和改进下,同时不断根据物流业的现实发展和物流具体活动的变化,随时选择不同的险种进行组合和投保,进而开发和设计新的物流险种化解与分散物流业的风险,控制和降低物流业的风险损失。因此学习好现存的物流各环节保险条款是研究的基础,更是当下解决现代物流保险实际问题的必经之道。 

本教材是编者通过较长时期积累的物流和物流相关环节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多年的物流保险教学经验,并结合物流保险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物流和保险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理念和遵循物流和保险学的教学规律编写而成的。本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上具有以下一些特色。

(一)突出保险在物流风险管理中的位置,强调树立学生的风险观念,让学生对物流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提供一项有益的工具。

(二)强调对物流保险条款的理论和实务学习,紧跟物流保险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提供补充阅读材料和案例,使学生了解实务,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强调物流风险基础知识和保险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把握,从物流风险和物流保险的专业角度诠释物流风险的防控和物流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既突出物流风险的防控特征,更突出保险作为物流风险防控工具的实际价值。

本书共分为10章,其中第1、2章由湖南长沙学院的蒋云贵编写,第3、4章由上海金融学院的于春敏编写,其余第5、6、7、8、9、10章各章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周艳军编写。全书最后由周艳军统稿。

本书适用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保险类专业的物流风险和保险学课程的学习用书,也可用于其他各类学科、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保险实务部门、物流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编著者们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在此向有关专家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限于编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