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对于企业非常重要。本书一方面论述了有关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内部审计实务操作进行了说明。对于在校学生、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等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意义。也就是说,本书适用于专科、本科、研究生学生对内部审计理论的学习,也适合在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使用。
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是关于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第二是关于内部审计的实务。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主要体现在第一章到第五章,首先对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特点、目标进行了说明,指出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说明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而提出内部审计的内容与方法。然后,对于内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进行了说明。接着,论述了内部审计项目管理,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管理等。最后,对于内部审计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内部审计的实务部分主要体现在第六章到第十章,该部分描述了目前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得比较多的审计类别,如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舞弊审计。在论述每种审计时,分析了每种审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并列举实例进行说明,以便理解。
本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内部审计的理论进行了梳理。首先介绍了内部审计的特点,与其他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从内部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技术入手,分别阐述了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内部审计项目管理和内部审计后续审计。
第二,依据中国内部审计学会颁布的最新内部审计准则内容,对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舞弊审计进行了论述。
第三,对基础知识性内容进行了精简介绍,重在应用基本技能、案例分析和职业判断培养审计思维,强调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关注对理论的实际运用。
第四,每章都列示了学习目的,便于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第五,每章后面都列示一个思考案例,便于学习者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考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案例中应如何应对。
本书的结构和框架在主编李越冬副教授与副主编李齐辉和刘跃明所长多次讨论下,由主编李越冬拟定。副主编李齐辉是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副主编刘跃明是四川省审计科研所副所长,他们对于本书的构架和实务部分的写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案例。本书第一章由李越冬副教授完成;第二章由李越冬副教授和聂光光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证监会江西监管局)完成;第三章到第五章由李越冬副教授和周蕾硕士(现就职于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第六章到第八章由李越冬副教授和原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刘西友博士(现就职于国家发改委)完成;第九章到第十章由审计署科研所杨宇婷助理研究员完成。
鉴于时间有限和能力有限,材料难免存在缺陷与不足,敬请各位读者和老师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提高教材的质量,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
作者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