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的简称, 是当今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PLC技术、EDA技术、数控技术及机器人技术是当今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四大重要支柱技术。正是因为PLC技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技术,所以目前企业对PLC技术人才尤其是掌握全套PLC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培养出企业急需的PLC应用技术人才,国内的高职高专院校及时地开设了PLC应用技术课程。本书就是为该课程配套的教学用书。
本书是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和自动化工程系联合课程改革的成果,在编写上遵循了以下原则。
(1) 以理论知识为支撑、以任务实训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其基本理念是:从理论知识入手,用理论去指导实践;通过任务实训,把实践升华成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必备技能。
(2) 理论讲解、实训示范、课题自练。理论讲解上,以应知和必备为准则;实训示范上,以应会和实用为准则;课题自练上,以学会和拓展为准则。所教知识和技能,既要管用,又要适用,更要够用。
(3) 先入门、再提高。先入门,就是初步掌握好PLC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硬件设计技术、软件(用户程序)设计技术以及应用设计的实现技术,先顺利地跨入PLC应用技术的大门,基本能够担当起企业的PLC应用工作;再提高,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个人的技能拓展要求,把进一步的深造和提高放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进行。
本书的特色如下。
(1) 对PLC的认识提出了全新的概念。
(2) 着眼于“先入门、再提高”,着力于先把读者领进PLC应用技术的大门,先让读者学会PLC应用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技术。
(3) 摒弃了指令表编程语言,重点介绍最常用又十分实用的梯形图语言。
(4) 介绍了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并被实践证明的一整套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替换设计法、真值表设计法、波形图设计法、步进图设计法和经验设计法,同时推出了与之配套的梯形图程序设计模板,只要以这些模板为“葫芦”、以“照葫芦画瓢”为手段,就能轻松地设计出绝大多数PLC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
本书内容分为4个模块和3个附录,共设置了20个实训任务,其中:
模块1是基础知识部分,设置有4个实训任务,主要学习PLC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应用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和步骤。
模块2是硬件设计技术部分,设置有3个实训任务,主要学习PLC的选用方法、PLC内部存储器的分配方法以及PLC硬件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模块3是软件设计技术部分,设置有8个实训任务,重点学习PLC用户程序(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梯形图的编制规则和梯形图的优化方法。
模块4是PLC应用设计的实现技术部分,设置有5个实训任务,主要学习梯形图程序编译下载到PLC的方法、PLC硬件安装方法、PLC的实验室模拟调试方法、现场调试方法和PLC控制系统技术文件的撰写方法。
附录部分介绍了PLC应用任务实验板的自制方法以及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典型实用梯形图程序段。
学会PLC的软件设计工作,也就是说学会用户控制程序的设计工作,是学习PLC应用技术的重中之重,因此本书把重点放在了模块3上。
本书配套有自练课题的标准答案和理论课部分的演示文稿(电子课件),请任课教师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系下载。
本书由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周金富老师和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的邓小龙主任担任主编,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的赵震奇主任和自动化工程系的陈庆胜副主任担任副主编。作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也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PLC方面的书籍,在此特由衷地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由于本书对PLC的认识提出了全新的概念,编写的侧重点和施教方法与其他PLC书籍有所区别,因此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望专家学者及广大师生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