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平面设计制作业作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支柱产业,在国际商务交往、促进影视传媒会展发展、丰富社会生活、拉动内需、解决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古老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我国产业转型、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广告设计制作产业以其强劲的上升势头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绿色朝阳产业。
文字是人类历史的沉淀,是人类文明历程的再现,也是人类思想火花的符号记载。文字是记录人类历史事件、权力变迁、人文思想变化的工具,也是现代人传播思想、表现意识、沟通心灵、交流文化的主要工具。设计文字的字体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既要继承传统文字的结字方式,又要融合时代特征;既要顾及文化差异,又要考虑统一的视觉形式;既要考虑设计文字的视觉美感,又要兼顾文字的使用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国际广告和设计业的激烈市场竞争,加强字体设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活动和国际广告设计制作业的顺利运转,加强现代广告设计从业者专业素质培养,加速推进设计制作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广告字体设计制作水平,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这既是广告设计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本书出版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字体设计”是高等艺术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广告设计人员创作的重要理论支撑。本书共八章,以学习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国内外字体设计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字体设计操作规程,系统介绍了字体形态、结构特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字体设计时代文化特征体现、字体设计应用、手绘POP字体设计等基本知识技能,并注重通过字体设计案例解析,强化训练,提高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作为高等教育广告艺术设计制作专业的特色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精神,针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的特殊要求和就业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既注重系统理论知识讲解,又突出创新创意训练,力求做到“课上讲练结合,重在方法的掌握;课下会用,能够具体应用于广告字体设计实际工作之中”,这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就业具有特殊作用。
本书由李大军进行总体方案策划并具体组织,姚欣和张戈主编,姚欣统改稿,顾静和吴冠薇为副主编,由具有丰富字体设计教学实践经验的王阳教授审订。作者编写分工: 牟惟仲(序言),张戈(第一章),姚欣(第二~四章),吴冠薇(第五章),顾静(第六章),罗莲(第七章),熊艳辉(第八章),华燕萍(文字和版式修改),李晓新(制作教学课件)。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借鉴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字体设计的最新书刊和相关网站资料,精选收录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外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并得到业界有关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本书发行使用,特提供配套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因设计产业发展快且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