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特别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了最为明确、最为准确的表述: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丛书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定位为: 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功能涵括: 充分考虑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个性差异,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为: 关注人的“能力、创造性、潜在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并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核心价值。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就业、择业、晋升、薪酬、竞争、恋爱、生理、心理、治安”等社会问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多样化变革、就业择业艰难、晋职提升竞争激烈、生理变化和心理承受能力等社会问题解决的最根本和最好办法,就是关注早期素质教育,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而且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好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素质是人才的根本,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的实践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现代化建设需要人的求实精神、开拓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人的创造力、应变力、竞争力、承受力。人的主体性、精神、能力从根本上说,都来源于人的素质;人才培养、就是人的素质培养,只有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创造人才。
本套系列教材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素质教育要求,以高等院校大学本科、高职高专、各类职业教育院校为主,兼顾企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属于通用性“素质教育”培训教材,具体包括: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就业教育》《生活美学》《数码摄影摄像》《收藏艺术作品鉴赏》《中外美术作品鉴赏》《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生演讲与口才训练》《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等教材。
参与教材编写的单位有: 北京教育学院、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华北科技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山西大学、首钢工学院、牡丹江大学、燕山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厦门集美大学、北京朝阳社区学院、大连商务学院、北京西城社区学院、郑州大学、北京石景山社区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宣武社区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
本系列教材作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在吸收国内外素质教育权威专家学者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素质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依照素质教育所涉及的问题和施教规律、根据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全面贯彻国家新近颁布实施的《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等素质教育法规及管理规定;注重结合大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强化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注重教学内容和教材结构创新。
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对普及国民素质教育、创建和谐社会,对帮助大学生加强素质培养、提高竞争力、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社会创业就业具有特殊意义。
编委会主任牟惟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