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突发事件是潜藏在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预测的各种各样的突然发生的事故,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破坏性,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突发事件高达120万起,造成20万人死亡、170万人(次)伤残、200多万户家庭陷入贫困,直接损失达3000多亿元人民币。在上述伤亡人数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不能及时避险或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受到伤害。
学校是非传统性、非正常性、复杂性和破坏性的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的场所之一。面对日益频繁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学校应该完善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应急教育能力与解决突发问题能力,减弱和预防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和频发性,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发展。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为了督促各地各校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于2014年2月7日发布并施行《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制度。
本书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的通知”,结合社会突发事件应对和学校安全教育而撰写,旨在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全书共五章,以学习者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各种突发事件的特点,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类划分的逻辑规律,结合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学校安全教育,具体介绍了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危险规避、社会安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等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知识,并通过案例剖析,为学生提供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的必备知识、求生技巧、安全培训,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能力。
由于本书融入了素质教育最新的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内容丰富、案例真实、贴近实际、强化素质培养等特点,并注重各类突发事件与安全保护的应对操作;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及各类院校安全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基层政府管理者提升危机管理能力的学习教程,并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突发事件应对指导。
本书由李大军进行总体方案策划并具体组织,王威和呼东燕主编、王威统改稿,高巍、潘洪涛为副主编,由北京教育学院张武超教授主审,丁虹教授复审。作者编写分工:牟惟仲(序言),呼东燕(第一章),王威(第三章),高巍(第二章、第四章),潘洪涛(第五章),廖海波、冯丽霞(附录);华燕萍、李晓新(文字修改、版式调整、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材编著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新书刊、网站资料、国家和教育部历年颁布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与安全教育的相关法规及管理规定,收集了新发生具有警示意义的案例,并得到有关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教学、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www.tup.com.cn)免费下载。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故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