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走上了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从中长期来看,产业加速转型和高技术人才匮乏的矛盾非常突出。国务院2014年6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其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校的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其逐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了对大学生应用性教育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鉴于这种形势,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编者一致认为2010年出版的《经济学基础》有必要与时俱进,进行适当地修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2版修订的重点在于强化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继续保留首版“简明、易懂、可读”的基础上,以增量方式,通过“知识链接”“学用小品”“应用训练”激发读者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些新栏目以及改进后的栏目中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近年来重大的国内外经济事件、热点经济问题、日常经济生活体验,经过编者的加工改造,力图引导读者以经济学的眼光、观点、原理、方法去看待、理解那些曾经发生过、影响社会发展轨迹,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第2版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1) 导引修改。原篇首的文字内容改为导图,使各章的结构关系一目了然;原章首的教学提示作了修改,新添引言导图,使章内结构更为直观。

(2) 栏目调整。①章首改为“知识目标”“技能要求”“引言导图”。②节间新设“知识链接”栏目。精选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热点经济问题,以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③章末原“经典解析”改为“学用小品”。关联本章的教学内容,借助案例阐述经济学原理、方法的运用,开拓思路;案例均为中国题材,促使同学们关心中国经济问题。④章末原“关键概念”改为“基本概念”。只列名词,不再重复表述。⑤章末原“重要观念”栏目取消。⑥章末“复习实训”的调整。导论、第1章、第2章、第3章的“知识点自测”有所调整,其余各章不变。各章的“应用训练”均作了改写,包含“单项训练”和“综合应用”。

(3) 教学内容调整。导论中“学习方法”调整到“附录”;调整第1章、第2章、第3章中的部分内容;改写“附录”。

第2版修订后,各章大致形成两个模块: ①基本原理,即原先的教学内容,是主体部分,包括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目的是帮助读者“学”; ②应用培训,由“知识链接”“学用小品”“应用训练”等组成,其功能在于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灌输经济观念、开阔视野、引导其进行经济学思考,目的是帮助读者“用”。

教师在使用本教材时,建议根据所在院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对本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或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调整难度,以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在应用培训环节上可以选用本教材的“知识链接”“学用小品”“应用训练”来进行,同时也建议教师采用自己熟练运用的案例来进行这一模块的教学。

学生使用本教材时,建议除了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外,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关心社会经济问题。先把本教材中的“知识链接”“学用小品”“应用训练”浏览一遍,看看有无知识收获,试着举一反三,学着用教材中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和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经济问题。分析的结果和实际情形可能不会完全吻合,但透过表象抓到本质规律,就已经是成功了。

无论是教还是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都是要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汗水的。

编者

201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