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2015年3月2日,一个普通的日子。
笼罩在京城上空几日的雾霾突然浸入人们本就不太晴朗的心中,一个比雾霾更阴沉的消息蔓延开来:当代北京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因心脏衰竭在北京海军总医院驾鹤西去……
曾引领北京评书界整整一个时代的泰斗、一代宗师就这样突然地走了,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他为之奋斗了86年的土地,背影消失在阴霾缭绕的空中。
消息传出,全国曲艺界一片惊叹,文艺工作者和听众千余人纷纷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向这位藏在收音机后的大师做最后的告别。
评书,一个中国特有的、曾经如此辉煌的、百姓欢呼拥戴的、传承数千年的、给中国历史涂抹出浓重一笔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近些年如被海风推上海滩最高点的海浪,正在悄然退却,留下一片砂砾。而袁老先生的离世,更让本就存世有限的评书人心中留下一个深深的遗憾,给广大热爱评书艺术形式的听众留下一个深深的哀痛。
47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作家许广平女士去世;16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电影艺术家凌子风去世,这些都给中国的文化文艺事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而袁阔成老先生也在这一天走了,撒手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带着他的企盼、愿望和遗憾远走了。
沿着评书人祖辈沿传下来的记忆,查阅书籍和电脑信息,捡拾起散落在民间的那一部部评书、一段段故事,触摸字里行间、言谈话语中的那一片片回忆,竟陡然发现,那里是一片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