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是目前流行和使用最为广泛的TeX宏集,它构筑在Plain TeX的基础之上,并融入了很多功能,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利用TeX的强大功能。对于生成复杂的数学公式,LaTeX的表现更为出色。TeX是LaTeX的基础,它是产生于20 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款计算机排版软件,用来排版高质量的书籍,特别是包含有数学公式的书籍。TeX的初衷是用于个人的一个排版软件,基于这一点,TeX 主要是由书籍或论文的作者本人来使用。TeX 有许多方便作者的自定义功能,使用也简单方便,即使作者不具备太多的编程知识,也可以自己排版,因此TeX受到用户的青睐。
LaTeX的优势在于,在给定模板的情况下,只需要输入内容即可,不用考虑排版和页面设置等问题。另外对于毕业论文来说,参考文献过多并且在编辑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章节变动和参考文献编号变动的问题。不断地调整编号是件烦琐的事情,但是LaTeX可以很方便地处理自动编号的问题。另外,对于数学公式的排版,LaTeX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排版出来的数学公式非常规范、美观。
本书的目标对象主要是: 需要经常使用LaTeX软件排版论文的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本书以LNCS模板为例,以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为主要描述路线,从模板的选择、题目、摘要、正文、图形、表格、数学公式、参考文献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如何使用LaTeX有效地生成一篇科技论文。
本书是一本简明教程,LaTeX的功能强大,显然不局限于本书所列的几项功能。LaTeX除了专业科技论文,最终生成PDF格式的文件以外,还可以实现幻灯片制作等其他功能,在这里不一一赘述。本书假定读者是LaTeX的初学者,希望本书能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了解LaTeX的基本架构,学会LaTeX的安装和基本的菜单使用技巧。
(2) 了解各种模板的使用,了解宏包的功能,熟悉LaTeX的页面设置命令。
/LaTeX科技论文写作简明教程前言/(3) 掌握各种图形的插入命令,熟悉图形属性的设置以及子图的设置等命令。
(4) 掌握表格的插入命令,表格字体的设置命令、表格自动编号以及表格引用。
(5) 掌握数学公式的输入命令,了解数学公式命令以及各种宏包的对应关系。
(6) 掌握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设置命令。
(7) 了解各种错误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本书仅涵盖了LaTeX很小一部分内容,适合于编辑简单的LaTeX文档。然而LaTeX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他软件一样,它是在不断进化的。不仅其内核从最初的LaTeX 2.09 到LaTeX 2e再到正在开发中的LaTeX 3,而且还有数以千计的工具宏包在不断更新,完成各种复杂的排版功能。
为了增强本书的可读性,笔者给出大量实例,这些实例都是笔者对多年来撰写科研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总结,本书包含了笔者多年来使用LaTeX的一些心得。本书还总结了在撰写论文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科技工作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的。希望本书能够给初学者一些帮助,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给出答案。
全书共分7章: 第1章介绍LaTeX的产生背景,LaTeX的各个版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第2章介绍LaTeX的模板,其中包括LaTeX的基本框架、常用宏包以及页面设置;第3章介绍LaTeX中图形的插入,首先介绍了图形的类型,本书着重介绍了EPS和PDF格式图形的插入命令,然后介绍了图形属性的设置,主要是图形位置和图形大小的设置,接着介绍了子图插入的问题,最后简单介绍了图形通栏的设置情况;第4章介绍表格的基本命令,表格中字体大小的设置以及表格在正文中引用的方式;第5章介绍LaTeX中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的使用问题,首先介绍了数学符号的使用,然后介绍了数学公式显示的问题,接着针对长数学公式分行显示和编号的问题进行介绍,另外本章还对数学公式中字体大小、数学环境的定义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了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命令;第6章介绍参考文献格式的设置问题,给出了两种常用的参考文献设置方式;第7章给出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和解决方案。
本书由李涛编写了第1章~第3章并负责校对全书的初稿,王伊蕾编写了第4章~第7章并负责本书结构框架的制定。本书的编写还得到鲁东大学邹海林教授、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秋亮教授的精心指导和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秦海荣和陈鲁丰在本书早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方面给予了很多无私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的出版还得到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No. BS2014DX016)和国家自然基金(No.61502218)的资助。
清华大学出版社对于本书的立项与出版给予了极大帮助,对于责任编辑及其他参与此书编辑工作的各位老师为本书顺利出版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王伊蕾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