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源于包豪斯开设的一门设计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和造型规律的学习来启发学生对造型设计的潜在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平面造型综合能力。随着设计学的发展,构成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宗”指本课程的教学宗旨和核心,仍然以二维造型和形态的空间表现为主要研究对象;“万变”是指构成原理的研究方法、教学手段与应用范围。我们在研究平面形态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和积累艺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视觉语言体系——二维视觉语言。这个语言体系是表达自我设计意图的重要因素,也是专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媒介。
本书试图立足于前沿的设计案例带给平面构成设计教学的改变,在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强调信息设计理解的作用,建构了大量的界面和视觉传达设计优秀设计实践辅助学习。该教材为作者编写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立体构成(空间形态构成)》的系列教材。
教学强调“学”与“思”,科学的、符合人文环境的教育思路及设计观念是培养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关键。通过加强平面构成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深入研究平面构成,学会应用二维图形视觉语言表达设计,提高对平面美的认识,创造出“和谐”的视觉图形。在这里笔者提出了一点浅显的想法,并通过本书的尝试进行实践,不当之处,请读者不吝斧正。
本书获以下教学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2015年度华侨大学教材建设基金;
2016年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FJJKCGH16-338,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构成系类课程慕课资源开发研究;
2017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科技类)JAT170030;
平面构成——设计之维
ii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7YJC760001,数字创意视域下的设计构成知识更新与慕课 (MOOC)建设;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7YJC760100,视域、视距、视角:基于3D GIS的泉州古城空间视觉特征提取与认知研究。
编者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