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2016 年是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逝世220 周年纪念。恰逢

其时,李正栓教授的《彭斯诗歌精选(英汉对照)》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无疑是对诗

人最好的缅怀。

值此之际,也让我们回眸历史,看看彭斯走向世界之路,进而激励我们自身,为深入传

承经典而继续努力。

一、彭斯与世界

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彭斯,其成就来源于民间,得自对民歌的采集和创作。这在世界文

学名家中十分罕见。彭斯出身贫困,13 岁即开始在农田从事繁重的劳动,摧垮了身体,其

生命仅持续了短短的37 年。劳作之余他在苏格兰乡村游历,踏遍田间地头,收集歌谣和山

地曲调,对之进行改编或填词,大量苏格兰民歌因此得以存世,《漂亮的耐尔》即来自他初

恋的村姑并据此另写歌词而成(王佐良,2009:184)。彭斯运用他的天才文笔,把民歌片

段组织起来并加以改编,使之成为永恒的经典(Low, 1974: 2)。若无他的采写,许多苏格

兰民歌将湮没于历史,不会流传至今。

彭斯一生以极大的激情记录和创作了几百首讽刺诗、抒情(爱情)诗、叙事诗和即兴

诗,仅在其生命的最后9 年就编写了近370 首抒情诗歌(袁可嘉,1959:39-54)。抒情的

同时也是沉重劳作之下的一种倾诉和寄托。对民谣的了解和熟悉反过来促进了彭斯自己的

创作,两者相辅相成。他善于借鉴之前苏格兰诗人的作品,其创作中有部分改编自民间歌谣

(初期的诗集附有词表,解释方言词的含义),《爱情与革命——一首大合唱》即由几首民

间歌谣及添加的流浪者自白糅合而成。成名作Poems, Chiefly in Scottish Dialect(published

at Kilmarnock,1786;Edinburgh and London,1787)的大部分用苏格兰方言(低地苏格

兰语与英语的混杂体)写成,出版仅几周就有美国报纸作了报道并有选登,第二年(1788

年)即在费城和纽约出版(此纽约版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藏书之一。费城版于1798 年

再版。这两个城市有较多苏格兰移民,纽约版的出版人Archibald Mclean 于1783 年从格拉

斯哥移居至此)。之后,彭斯与詹姆斯·约翰逊(James Johnson)合编6 卷本《苏格兰民

歌博览》(The Scots Musical Museum, Edinburgh, 1787-1803,共600 首,彭斯的诗歌约占

三分之一),又与乔治·汤姆森(George Thomson)编辑《早期苏格兰抒情民歌选集》(A

Select Collection of Original Scottish Airs for the Voice, 1793-1818),也是6 卷本(一说8

卷本:苏音,1997:7)。彭斯的首部4 卷本个人诗集在他逝世4 年后出版:The Works of

Robert Burns: With an Account of his life, and a Criticism on his Writings(edited by James

Currie, Liverpool, 1800)。彭斯的诗歌对他之后的英国文坛产生了影响,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柯勒律治(S. T. Coleridge)等名家都有讨论。

有了彭斯,才有《我的心在高原》《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美丽的敦河呵》等

脍炙人口的诗歌。有了彭斯,“Auld Lang Syne”(“Old Long Since”,《过去的好时光》,

乡土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