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大学英语系列教程》(以下简称“《新国标》”)是编者认真学习即将颁布的《大学英
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结合全国各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后,为我国普通高
等院校大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通用英语系列教程。
一 教 材 特 色
根据《指南》精神,《新国标》务求体现以下三大特色。
1 定位通用英语,针对基础目标
《指南》提出“根据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条件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 并且建议“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
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新国标》将教学内容定位于通用英语,
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基础等级,兼顾提高等级,主要体现在课文难度控制和丛书总体设计两个方面。
首先,在素材选择上严格控制语言难度,采用美国军方、司法部门、政府和教育机构广泛使用的
Flesch-Kincaid Readability Test 测出素材可读性,并将其折算成的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 作
为素材难度筛选指标,将难度严格控制在高考试卷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语言难度之间,从易到难,确
保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后通过学习《新国标》能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其次,丛书总体设计采用“主题与语言技能融合模式”。选择《指南》中建议的社会、文化和
科学主题,采用主题教学模式,每个单元的素材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语言技能设置紧扣《指南》基
础目标,兼顾提高目标,并将语言技能与各单元主题有机融合,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文潜移默化
地习得语言技能,还可以通过显性的方式对语言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从而有效地巩固和
提高这些技能。
2 传递快乐情绪,提供友好体验
《新国标》坚持“兴趣第一”的原则,力求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学习体验。教材语言生动有趣,内
容密切结合大学校园生活,在时间上适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未来发展,在空间上适度辐射到学
生的心理活动和象牙塔外的大千世界。素材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方式呈现。练习设计上倡导“以
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和“任务式、合作式、探究式和项目式”的教学方式。
在细节处理上,《新国标》充分贯彻“用户友好”理念,方便师生使用。
? 生词和注释标注:在学生用书上当页标注生词和注释,以免给学生带来翻页查找的不便。
? 图形化标识:音频、视频和课堂活动形式均有图标,便于课堂组织教学。
? 标题化指示:单元模块、课文和练习均提供简易的sentence case 格式标题,令人一目了然。
? 教师用书编排设计:教师用书包含学生用书,左右对照呈现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内容,方便
教师上课。
? 教学资源建设:《新国标》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配套试卷和答案等,便于教师选用。
ii 新国标大学英语 视听说 2
3 开展跨文化交际,开发批判性思维
《指南》多处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指出,“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
并提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单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任务,在通用英语课程中也需要“增加学生的
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新国标》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落实到“跨文化主题”、“跨文化语境”和“高级别问题”三
个方面。首先,选取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素材。其次,在素材处理和交际活动设计上体现跨文化语境,
提供相关文化背景。设计交际活动时,尽量将学生置于与英语母语者对话的语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培
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文化宽容性和文化策略性。最后,拓展类活动中包含分析、综合、推理、辨别、
评价和反思等类型的高级别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教 材 架 构
《新国标》包含读写译和视听说两个子系列,每个子系列含4 册学生用书和4 册教师用书,共
有16 册书。教材架构、主题和语言技能设置见下表。
读写译视听说主题语言技能设置
《读写译1 学生用书》
《读写译1 教师用书》
《视听说 1 学生用书》
《视听说 1 教师用书》
大学教育、衣食住行、性格
取向、社会交往等
以《指南》规定的
基础目标语言技能
《读写译 2学生用书》 为主
《读写译2 教师用书》
《视听说 2 学生用书》
《视听说 2 教师用书》
情感经历、大学文化、风土
人情、情绪控制、合作与冲突、
创业与就业等
《读写译3 学生用书》
《读写译3 教师用书》
《视听说3 学生用书》
《视听说3 教师用书》
休闲娱乐、语言与文化、健
康与美容、跨文化交流、校
园创新、人工智能、基因与
健康等
以《指南》规定的
提高目标语言技能
为主
《读写译4 学生用书》
《读写译4 教师用书》
《视听说4 学生用书》
《视听说4 教师用书》
经济与就业、理财、旅游、
环境保护、互联网、城市与
社区、身份认同等
iii
三 单 元 设 置
《新国标》每册包括8 个单元,每单元可供4 课时使用。读写译和视听说两个子系列主题相同,
内容互补,每个单元板块设置见下表。
设计
思想
读写译视听说
板块设置板块描述板块设置板块描述
引入
部分
Start-up
计划用时约10 分钟
用图片或短听力内容引发简短讨论,导入本单元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并在知识点或语言点两个方面为课文理解提供准备。
语
言
输
入
为
主
的
活
动
Reading
计划用时约70 分钟
Text A 为精读,主要训练语言,
设计4–5 道大题,除General
understanding 和Detailed
understanding等理解类题目、
Further discussion 和Critical
thinking 等拓展类题目外,还
包括Language in use 题型,
用来训练复用式语言。Text B
为泛读,主要训练阅读技能,
除理解类和拓展类题目外,
含Building reading skills 题型。
Viewing
计划用时约80 分钟
由2–3 个Video clips
组成,体裁包括
monologue 和 dialogue。
除General understanding
和Detailed understanding
等理解类题目、Further
discussion 和Critical
thinking 等拓展类题
目外,还包括Building
listening skills 题型用以训
练听力技能和Role-play
题型用以训练交际能力。
Listening
计划用时约50 分钟
包括两个Audio clips,
一个是Passage;一个是
Long conversation。题型
同Viewing 模块。
语
言
输
出
为
主
的
活
动
Writing
计划用时约40 分钟
第一部分是Practical writing,
练习本单元写作技能。第二
部分是Critical writing,总
结本单元Critical thinking 或
Further discussion 讨论内容。
Speaking
计划用时约40 分钟
包含Speaking skills 和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两个部分。前者围绕本
单元的Speaking skill 展
开,后者是综合性交际
Translation 活动。
计划用时约40 分钟
分为E-C translation(英译汉)
和C-E translation(汉译英)
两道大题。E-C translation 内
容来自本单元的课文, C-E
translation 内容来自课外。第
1–2 册以句子翻译为主,第
3–4 册以段落翻译为主。
其
他
Relaxation
计划用时约20 分钟
形式包括游戏、歌曲、幽默
视频或笑话,供教师放松课
堂气氛选用。
前 言
iv 新国标大学英语 视听说 2
四 适 用 对 象
《新国标》适用对象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1–2 年级学生或水平相当的学习者,适用课程类型为
通用英语,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基础级别,兼顾提高级别。
五 教材使用建议
建议根据本校办学目标、院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根据本校大学英语课
程设置情况和技术条件,灵活机动地使用《新国标》,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建议如下:
? 教材拆分与合并:读写译和视听说两个子系列可拆可合,可单独使用,可同步使用,也可合
并使用。
? 语言输入与输出:《新国标》较好地实现了语言输入活动与输出活动的平衡。可以采用“先
输入,再输出”的教学模式,也可采用“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教师角色:建议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
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教师成为组织者、管理者、
鼓励者、合作者和解难者。
六 编 写 团 队
《新国标》丛书主编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俞东明,执行主编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李华东。一册至
四册主编分别是武汉理工大学甘文平、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克东、重庆大学李小辉和北京理工大学张
莱湘。来自这四所高校的几十名专家和骨干教师参与了本丛书的编写。丛书编写方案由李华东率团
队研发,成员包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周益飞和韩国春、东北林业大学蒙博涵和浙江工业大学许慧洁。
浙江大学周星对本丛书策划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Bill Curtis、 Whitney Cull、Pedro
Pastrano 等外籍专家审定了全稿。丛书策划、编写和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郝
建华社长的大力支持。对这些专家、外教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本丛书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热忱欢迎兄弟院校的使用者提出批评和
指正。
《新国标》编写团队
2016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