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前言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投资理论与实践日新月异的过程中,第3版《国际投资学教程》也已问世4年之久,又到了更新、修订甚至重建的时间。回首这4年,国际投资领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方面,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理论异军突起,不仅颠覆了传统国际投资学理论的许多结论,而且所主张的“生产率最高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率次之的企业进行出口,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服务国内市场”的观点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与持续检验。二是随着全球价值链(GVC)热点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跨国公司与谁合作、在哪里投资等诸多决策会取决于GVC的环节、任务和活动。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和禀赋要素来仔细权衡参与GVC的利弊,增进自身在GVC中的收益。三是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十分迅猛,不仅已经跃居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大国,而且其规模超过外资流入,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际资本净流入国。不仅如此,伴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建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对外投资“负面清单”的出炉,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变化均有必要体现在教材内容中,以便提高教材的现实契合度。
4年中,我们的课程学习网站(http://course.sdu.edu.cn/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 courseType= 0&courseId=366),“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并且赢得了每年上万次的点击量。在此,不仅可以查阅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电子教材、多媒体教学、教学录像、习题精粹、课后阅读等,而且在案例教学专栏中每月均会看到最新的、最有趣的典型案例,以帮助读者把握最新的投资动态。
在原先写作团队的基础上,本教材第4版的修订又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孟珊珊、胡红、杨梦娜和贾晓菲。感谢来自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吉林、浙江、河南、河北、四川、山东等地60余所高等院校同仁的认可,你们的厚爱和支持是本教材力求完美的源泉。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杜春杰老师,蓦然回首,合作已达10年之久,那份难得的默契与信任,无论何时何地想起,总是倍感温暖与珍惜……谢谢大家!
綦建红
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