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这几年网红经济被炒得沸沸扬扬,很多年轻人纷纷效仿网红,想在网络盛行的年代大赚一笔,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网红经济几乎已经登峰造极,况且网红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网红成长的背后都有其特殊的场景或独特的阅历,每一个网红自身都有常人无法拥有的特质或极其独到的卖点。

随着打赏趋势的日渐没落,网红谋生的道路将日渐崎岖,因此不少网红逐渐转移到带货轨道上来,赚取产品的差价才是永不衰退的话题。可是网红带货又能走多远呢?

试问,网红对所带的货品真的了解吗?除了利益驱使,有情感体现吗?在我所服务的企业群体中,我时刻提醒不要轻易找网红带货,带多了就有可能破坏消费信任,而信任才是企业绝处逢生的法宝。企业如果想在直播带货的大潮中参与弄潮,就得建立自己的企业号,培养自己的带货主播。带货主播风潮才刚刚开始,离盛行还有很长的路,网红、网红带货与直播带货有着天壤之别。

之所以建议企业开通直播账号推动直播,源于直播能够快速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消费黏性,尤其是今天已经由“人找货”到了“货找人”的时代,谁拥有忠实的粉丝群体,谁就有机会独占鳌头。粉丝忠实于你的原因,绝不是简单的产品促销或让利活动。

今天的很多直播卖货,都是套路的再现、价格的比拼、小利的引诱,如此一来会有多少回头客呢?更可怕的是有些商品,仔细一想,只要一推敲,就可发现其成本都无法维持,这样带货恐怕是穷途末路!因此我想告诫所有的企业老板,直播带货是别人帮不了你的,你必须开通企业账号,培养自己的带货主播。

评价一个企业家优秀与否,有很多条标准,最近又多了一条——会不会直播带货。评价一个营销部门是否有持续战斗力,也有很多标准,最近也多了一条——是否有常态化直播团队。不管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择业,不能只是追风口,想要起飞,还要懂得更多:网红经济与直播带货有什么区别?企业怎样直播带货?直播带货的真正目标是什么?直播带货最后比拼的关键是什么?

想要搞懂直播带货,必须理解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的不同。公域流量就像是家门口的大河,大家都知道河里有鱼,想吃鱼的时候,就抄起鱼竿去钓或者拉上渔网去河里捕。最早的时候,来河里捕鱼的人很少,只要钓鱼技术好或是你的渔网够大,你就能收获大量的鱼。而私域流量则像是自家后院里的鱼塘,平时把鱼养好,想吃的时候随时去捞一条就行了。从这个比喻来看,公域流量时代,重点字是“捕”;而私域流量时代,重点词换成了“养”。所以,直播带货未来的比拼核心,肯定是能否运营好私域流量。

那么,私域流量应该如何运营呢?

一是用信任换利润:主播向直播间里的观众推销某款产品,观众购买之后,在他没有真正收到产品并且使用之前,其实成交靠的是他对主播的信任,这就是“用信任换利润”。可见信任度的建立无比关键!

二是因利润生责任:在主播利用观众对他的信任赚了钱后,原来的那份信任就转化成了利润,同时诞生了另外一样东西,叫作责任。这份责任主要被附着在两样东西上,一样是观众即将收到的商品,另一样是观众接下来享受到的服务。这个过程叫作“因利润生责任”。因此直播带货不是儿戏,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

三是以责任赢信任:如果商品本身有问题,或是后续服务很差,那就说明这一份该负的责任没有负到位。那么,不管你是商界领袖还是知名人士,再想推销商品,难度都会增大许多。因为责任没尽到,信任受损,这个闭环也就断掉了。

如果商品没问题,观众收到货后对后续的相关服务也很满意,那就是“以责任赢得了信任”,下次主播再推商品给观众,他有可能还会继续购买。从而价值呈现开始透射价值衍生,老主顾日益增多。可见直播带货是培养客户“信任”的方式,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得下去!

科技的发展缩小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消费者不再那么弱势。公域流量时代,大多数人做的都是雁过拔毛的生意,能薅几根算几根。私域流量时代,则要用资产逻辑去理解——做好产品,真正地“养”好信任才是王道。

直播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想良性发展,就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不能让带货成为“带祸”。带货主播一定要用真诚赢得真诚、用品质练就精品。人品如商品,在产品过剩的时代,这值得大家深思!

源于此,本书沿着直播准备、粉丝积累、平台入驻、主播速成、拉升销量、激活流量、保障销量、提高复购、场控技巧、直播手法这样的逻辑思维,历经半年多的艰辛创作,提炼了108 招奉献给读者,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并与作者紧密联系,以便再版时能实践出更新的内容!

本书由陈楠华、李格华编著,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高彪等人。由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