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STQB简介
ISTQB目前拥有54个分会,覆盖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印度等在内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测试领域专家作为志愿者服务于ISTQB 及其倡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体系。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参加过ISTQB认证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已达到650 000人,并每季度以超过20 000人的速度递增,使得ISTQB为测试行业的第一大认证机构,在整个IT行业居第三位(仅次于PMI和ITIL)。
CSTQB(Chinese Software Testing Qualifications Board)全权代表ISTQB授权在大中华区域内推广ISTQB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体系,认证、管理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接受ISTQB 全面的业务指导和授权。
2.编写目的
目前国内对软件测试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软件企业对测试工程师的测试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通过ISTQB基础级认证的测试工程师越来越多,他们将会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测试知识和技能,因此ISTQB高级测试经理认证就是他们测试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针对ISTQB高级测试经理认证的主要参考资料是ISTQB高级测试经理认证大纲,包括英文版本和中文版本。由于大纲提供的是概要性的测试知识描述,无法有效地帮助学员进行ISTQB高级测试经理认证的考前学习和复习。为了帮助参加ISTQB高级测试经理认证考试的学员系统学习测试管理知识,以帮助测试人员尽快掌握国际通用的软件测试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推动国内软件测试行业的国际化和标准化,本书作者合作一起编写了这本ISTQB 高级认证的参考书。本书完全覆盖了ISTQB 高级测试经理认证大纲的内容,同时在每个章节中罗列了相关的学习目标和测试术语,而且每个章节后面提供了针对学习目标的模拟题和参考答案,以方便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复习和学习。
3.本书结构
本书共7个章节,以软件测试过程为基础,描述了软件测试过程中每个测试阶段涉及的主要测试管理活动、管理技术与方法、测试管理工具、测试过程改进和角色与职责等内容。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 测试过程:介绍了测试过程的几大阶段,如测试计划与监控、测试分析、测试设计、测试实施、测试执行、测试出口准则评估与测试总结报告,以及测试结束活动。测试经理主要关注在测试计划、测试监视和控制、评估和报告,以及测试回顾总结和改进等方面。
第2章 测试管理:主要介绍特定背景下如何开展测试管理活动(例如测试干系人、其他开发生命周期活动及工作产品、测试与开发的集成等)、基于风险测试过程中进行测试优先级设定和工作量分配、管理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文档、有效开展测试估算、定性与定量分析测试的商业价值,以及阐述分布式测试、外包测试和内包测试的特点和优缺点,并介绍了测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国际、国内和行业的测试相关标准。
第3章 评审:主要介绍了管理评审和审计的特点与区别、评审过程每个阶段测试经理需要关注的检查点、需要收集针对评审产品和评审过程相关的度量,以及如何对评审过程进行管理。
第4章 缺陷管理:主要介绍了缺陷的管理生命周期,包括缺陷管理流程和状态、管理无效和重复缺陷的策略、跨职能缺陷管理以改善缺陷管理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也介绍了缺陷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元素,以及如何根据缺陷报告提供的信息对开发过程和测试过程进行评估。
第5章 改进测试过程:主要阐述了戴明改进循环PDCA、改进测试过程IDEAL的主要阶段和活动、角色和职责等。同时,简单介绍了不同的改进模型:TMMi、TPI-Next、CTP和STEP,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成熟度级别、关键域等。
第6章 测试工具及自动化:主要介绍了开源工具和定制工具的特点和优缺点、投资回报分析中的一次性成本和经常性成本组成,以及选择测试工具的流程。另外,也描述了工具的生命周期和评估工具的适合度量。
第7章 人员管理:主要介绍了测试人员的测试技能要求,并根据测试过程中涉及的技能要求,对测试工程师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得到培训计划。同时描述了测试团队需要具备的硬技能和软技能,选择合适的测试独立性以满足测试组织要求。最后描述了如何高效开展团队内的激励和沟通。
作者分工
本书作者郑文强、周震漪和马均飞共同承担了本书的编写和评审工作,他们是国内最早参与ISTQB活动的CSTQB专家组成员,也是国内最早获得ISTQB基础级认证证书和高级认证证书的成员之一。本书作者有总共超过50年的测试工作相关经验,他们对ISTQB软件测试管理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和学习目标的诠释,确信可以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致谢
本书的出版离不开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他们为此书的出版提供了诚恳的指导和宝贵的意见。同时,特别感谢CSTQB办公室对本书编写的大力支持。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魏江江主任为本书出版提供大力支持,本书才得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大家见面;同时感谢出版社其他人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令我们感动。
最后要感谢我们的家人,这本书的写作占用了大量本该陪伴家人的晚上和周末时间,没有她们的支持和鼓励,这本书也很难和大家见面。
郑文强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