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是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我国关于劳动关系的学术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随着国家劳动法规的日益规范与执行力度的加大,劳动关系已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劳动关系研究不再局限于劳动部门或工会部门,而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对象。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制定和实施,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都在用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关系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
《海事劳动关系管理》是一本系统阐述海事劳动关系管理基本理论和具体做法的基础平台教材。全书博采众长,力求视野清晰、概念解释详细、理论阐述深入浅出、论述充分、内容编排紧凑、相关知识前呼后应,非常适合于航运、海洋、物流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包括MBA)对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也适合其他对海事劳动关系管理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和思考,对于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研究和教学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出发,首先对劳动关系进行整体的概述;进而从海事劳动关系的主体、海事劳动合同、海事劳动关系建立与运行等部分,对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的各项重要内容进行分析和介绍。全书共分10章内容,书中不仅说明了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依据,而且解释了具体的实务操作,力求让读者较为系统地了解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的知识结构,较为具体地把握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的工作技能。
本书在编写上主要有三个特征:
(1) 注重系统性与全面性。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理论、实务、工具与技术等。遵循不同的写作原则和写作风格,理论部分强调理论的严谨性、结构和内容的科学性;实务部分强调内容的可操作性,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脉络清晰。
(2) 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书每章精心编排了“引导案例”、“知识链接”和“章末案例分析”,介绍了海事劳动关系中与该章节知识关联的案例,将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贯穿于各相关内容中直接与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的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反映海事劳动关系领域的动态发展,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至于生涩难懂。
(3) 突出适用性与前沿性。本书适当精简了理论的介绍,突出应用与实践。避免教材与教材之间的过多重复,凸显海事特色和知识要点。书中包含国内外最新的劳动关系理论研究和操作技术,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并以科学且丰富的内容以及创新的结构体系,满足不断发展的海事劳动关系管理的要求。[1]〖2〗[3]海事劳动关系管理前言[3]本书的编写参考了近年来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谨向相关专家和学者深致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还有疏漏和不足,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也期望各位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专业同人能够提供有益的批评意见,以进一步修订完善本教材。
另外,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特地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