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改革时代。财政、金融、价格、企业等方面的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全会指出,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财政与金融作为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调控的两大工具,是国民经济起飞的两个轮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财政与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为了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继进行;政府采购、政府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及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等财政制度不断完善;在金融领域,利率市场化步伐日益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令世界瞩目。可以说,我国财政与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动态适应这种变化,基于教材建设的需要,并且深入思考财经类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基本逻辑起点的教学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本书。该书以当代财政金融理论、中国现行财政金融业务和财政金融法规为依据,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反映和阐述了财政、金融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必要的基本技能,将如何引导学生把财政金融理论应用于微观经济领域作为教材编写的难点和重点。本书内容涵盖从财政金融理论到如何利用财政金融工具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知识。本书以财政金融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为主线,结合应用型教学的培养目标,对教材体系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淡化了课程中纯理论内容的表述,强化了实用性较强的案例,使课程知识不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针对性。本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主导,对各章节进行了系统设计,使各章节内容既有差异性又有连续性和相关性。本书收集了大量案例和相关阅读资料,大部分来自于当前财政金融市场的热点问题,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读懂财政金融新闻,并对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及时做出反应。在形式上和语言风格上打破了过去教科书的呆板模式,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采用当前主流体例,便于学生自学。各章节都有学习要点、案例和阅读资料、小结及思考题,便于学生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总之,本书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深入浅出,语言朴实,案例生动。 本书由魏继华任主编,负责组织编写、总纂、定稿和修改工作,并编写第二、第五、第六、第十一章;陈岚任第二主编,负责全书的文字校对,并编写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王莉负责编写第一、第三、第四章;本书由刘瑞红主审。本书可作为应用型院校会计、财务、金融、经济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在职人员的自学用书及岗位培训教材。 编者2016年6月目录目录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职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