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法、德等欧洲国家,电子商务所产生的营业额已占商务总额的1/4,而在美国则已高达1/3以上,AOL、Yahoo!、eBay、Amazon等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成就和巨额利润。

我国近年来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以GDP 7%~9%的2~3倍的速率在增长。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更是发展迅速,2012年达到13110亿元,按汇率计算合计2068亿美元,与美国2012年的2255亿美元已经非常接近。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1.85亿元,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子商务大国。而2015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双十一”节日交易额超过900亿元,更是让人们看到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

电子商务的显著特点,是把生产者、物流供应商和消费者整合在同一平台上,不仅能够释放潜在需求,而且能够创造新的需求; 不仅直接催生出一批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而且促进了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推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实现“再平衡”。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3万亿,增速达28.6%,带动就业创业超过1000万人。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日益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且推动其自身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2006年本书第1版成书的时候,学术界还在争论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是偏重于商务还是偏重于技术。作者认为,人才培养是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的,“互联网+”更加凸显对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概论》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入门课程,其知识体系应该能体现这种理念。

本书第2版继承了第1版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基本保持了上一版的教材体系,但根据电子商务实践发展和其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各章节作了一些补充和完善。第1章更新了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第2章对加强了电子商务原理的阐述; 第5五章增加了对数字证书的认证体系讲解; 第6章对电子商务系统的阐述更加全面。特别是,本书增加了第4章电子商务业务技术内容,重点讲述电子商务的业务活动及相关处理技术,展示了电子商务专业特有的技术领域,凸显了电子商务的技术性,凸显了本教材的技术特色。

本书由朱少林主编,蔡燕、熊平、孙夫雄参与编著,还有部分研究生参与了资料收集工作,其中朱少林编写了第1~4章、第7~9章,熊平、孙夫雄编写了第5章,蔡燕编写了第6章。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存在着肤浅和片面性,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