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初版于2009年9月,再版于2012年9月。本书自出版发行以来,以其知识的实用性、内容的丰富性、编排的合理性,得到了教材使用者的广泛认同。在多年的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一直不断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审视,积累教材使用的经验,听取读者的意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礼仪人才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本版《现代实用社交礼仪》中,我们根据最新的礼仪教育理念,增加了更符合当前实际的内容,更新了部分案例,调整了一些练习题,修正了个别文字错误。欢迎各位同行、使用者批评指正。
本书第3版内容和特点如下。
1.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从整体上对礼仪进行概述,以“为什么要学礼仪”“什么是礼仪”和“怎样学好礼仪”三个主要问题为线索,比较深入、全面地介绍了礼仪的含义、本质、原则、意义、学习方法等内容,力求激发学生对礼仪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引发学生对礼仪与自我人生的反思。绪论部分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学。
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主要由个人礼仪、交际交往礼仪、公共礼仪、接待礼仪、交谈礼仪、拜访与求职礼仪、餐饮礼仪七个学习项目组成,每个学习项目又由若干学习任务组成,全书共包含25个任务。本课程的教学可根据教材中的任务设计灵活实施。
每个任务单元的结构编排都力求为实际课堂教学提供便利,具体设计如下。
1)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指学习本单元之后学生能掌握的社交礼仪技能。在每个任务学习一开始就明确能力目标,可以让学生学有重点,充分明确本阶段的学习目标。
2) 任务情境
“任务情境”是一个任务单元的导入案例,同时也是一个待解决的社交礼仪问题情境。此问题的解决与本任务单元的核心技能相关。
3) 相关案例
“相关案例”是指与本任务单元应掌握的其他核心技能相关的社交礼仪案例。案例采用示范式(正确的处理)或示误式(错误的处理)两种形式,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讨论和参与,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互动、自主式的学习氛围。
4)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是指与本任务单元核心技能学习相关的知识点群。此知识点群供学生学习技能时参考使用,教师可自由选择是否在课堂上对该部分进行完整系统的讲解;知识链接不一定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主要着眼于对学生解决问题、发展技能提供必要的帮助。
5) 模拟任务训练
“模拟任务训练”是指提供一些待解决的社交礼仪任务情境,促使学生综合理解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该部分内容主要用于课堂训练,也可用于课后训练,其目的在于检测和巩固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
6) 思考题
“思考题”是供学生课后自测和拓展思维的习题。
本书的作者均是长期从事高职社交礼仪教学工作的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极强,极富创新意识。他们最能发现现有高职社交礼仪教材的不足之处,也敢于并善于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人员有:陈光谊、王箭飞、刘从淑、喻玲、李黎、陈薇、刘丹、姚懿菲。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同行的许多学术成果,主要参考的文献于书后列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本书的编写为一种新的改革尝试,再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偏颇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