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前言
本书自2005年第1版出版发行后,深受广大读者厚爱,先后于2009年和2013年两次修订再版,发行量共12万册。2015年10月,本书被评为广东省省级精品教材。应出版社要求,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和中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挑战,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再次修订。本次修订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自欧美债务危机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呈现颓势已成不争事实。面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试图围堵中国,削弱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对此,中国将如何应对?二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的关键时期。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上述内容是本次修订的重点。本书前七章未作大的改动,只对个别地方进行了完善和勘误。
本次修订教材体例也未作改变,但习题类型增加了多项选择题,习题量也有所增加。本书课件可从http://www.tupwk.com.cn免费下载,以备教学所需。
第4版仍由罗清和(教授、博导)、鲁志国(教授、博导)共同主编,各章具体分工如下:罗清和负责编写第一、二、三、四、五、六章;鲁志国负责编写第七章和第八章;段杰(副教授、博士)负责编写第九章;谢圣远(教授、博导)、马昀(副教授、博士)负责编写第十章。张继海(副教授、博士)、赵崇毅博士负责教学课件和练习题及习题库建设。
全书最后由罗清和审稿定稿。
编 者
2016年3月
《政治经济学》一书自2005年第1版和2009年第2版出版发行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发行量超过8万册。此次应出版社要求进行第3次修订,本次修订的重点是后三章的内容。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欧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利影响,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希腊、西班牙、法国、美国等多国甚至出现了国家主权信用下降,这表明当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另一方面,十八大提出既不走封闭自守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并需要不断完善。这些内容将在本次修订中得到体现。本书前七章未作大的改动,只对个别地方进行了勘误。
本次修订教材体例并未作改变,只是应读者的要求,习题量有所增加。
第3版仍由罗清和(教授、博导)、鲁志国(教授、博导)共同主编,各章具体分工如下:罗清和负责编写第一、二、三、四、五、六章;鲁志国负责编写第七章和第八章;段杰(副教授、博士)负责编写第九章;谢圣远(教授、博导)负责编写第十章。张继海(副教授、博士)负责教学课件和习题建设,全书最后由罗清和审稿定稿。
编 者
2013年3月
本次修订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教材内容。考虑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此次再版对后四章进行了较大修改。前六章未作大的变动,只对个别文字以及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技术处理。
二是教材体例。《政治经济学》一书出版后我们先后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这些来信除了对原有体例给予肯定之外,建议增加练习题。此次再版我们根据教学需要,结合每章内容编写了一些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之用和任课教师参考。限于版面及篇幅,习题量有所控制。
本次再版仍由罗清和(教授、博导)、鲁志国(教授、博导)共同主编,各章具体分工与第一版相同,罗清和负责编写第一、二、三、四、五、六章;鲁志国负责编写第七章和第八章;段杰(副教授、博士)负责编写第九章;谢圣远(教授、博士)负责编写第十章。张继海(副教授、博士)负责教学课件和习题建设,全书最后由罗清和审稿定稿。
编 者
2009年5月
长期以来,人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误区,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政治理论。产生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政治理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是一个理论体系,即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大理论构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哲学的发展远比政治学的发展早得多。现代各种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追根溯源,都是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因此,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纳入政治理论体系中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所谓坚持,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原理。坚持的前提是,首先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所谓发展,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是坚持其科学的成分,舍弃其过时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对它更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以所谓发展为名,将许多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毫不相干的内容都加入其中,有的甚至美其名曰“与时俱进”。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必然带有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决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篡改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其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但也存在着某些结论过时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弄懂它的基本内容,然后才能谈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编写这本教材时,我们尽量做到比较完整地介绍其理论体系及基本内容。当然,限于我们的学识水平,书中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对此,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书由罗清和拟定编写大纲,并与鲁志国共同担任主编。各章具体分工如下:罗清和编写第一、二、三、四、五、六章;鲁志国编写第七章和第八章;段杰编写第九章;谢圣远编写第十章。最后由罗清和负责审稿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借鉴了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期国内出版的教材,在此表示感谢。
编 者
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