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编写本书的目的

2011年9月,笔者第一次接触了mac OS平台,并且学习了Xcode工具和Objective-C语言。当时市面上的学习资料也比较稀少,所以学习iOS开发即便是对于笔者这个曾经从事过三年PHP编程和四年J2EE开发的程序员来说,也是比较吃力的事情。而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几乎有数十种iOS入门的教程可供选择。不过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还没有一本书籍,能够作为初学者向更高阶内容前进的桥梁。

本书针对没有任何苹果应用程序开发基础的开发者,从基本的iOS程序语言Swift 3.0开始,接着对苹果公司提供的开发API框架Cocoa touch的原理进行分类和详细讲解,进而对iOS的顶尖技术进行梳理和讲解。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整合出一款符合MVC设计模式的商业App,让读者能够成为在iOS应用开发领域中驰骋的高手。

iOS系统已陪伴我们走过了9个年头,iPhone、iPod touch、iPad这些搭载着iOS系统的设备,以其丰富的功能和出色的用户体验,改变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

当全世界都在赞叹苹果的iOS时,iOS的就业大门也面向全世界打开了。随着移动互联网渐入佳境,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在这个充满机会的移动互联时代,赶快加入iOS App的开发行列吧!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内容全面,几乎涵盖了iOS 10应用开发所需要的主要内容,全书内容言简意赅,讲解方法通俗易懂,特别适合于初学者学习使用。

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为基础篇,主要介绍了iOS开发基础知识,包括iOS系统的历史、Swift 3.0语言、UI界面构建技术、视图控制器、常用的控件、表和集合视图、视图和层、声音、视频、动画等。第二篇为进阶篇,主要介绍了Alamofire网络服务、数据的持久化、多线程、CoreText、CoreImage、Storyboard、自动化测试、性能分析、本地化、加密与安全等实用技术。第三篇为实例篇,通过对实体层、表现层和逻辑层三层相关技术的讲解,向读者详细展示了MVC设计模式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方式,并最终创建一个成熟的商业项目。

本书采用丰富的实例,直观的代码展示,向读者形象地讲解了在创建一款优秀的iOS应用程序时,所需要的大部分技巧,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并高效开发iOS程序。

本书特点

内容全面:包含Swift 3.0语言、Cocoa Touch、视图控制器、控件、表格、网络、地图、音频、视频、动画、触摸、手势、故事板、CoreData、性能测试、加密解密等众多功能模块。这些内容是iOS开发必知必会的内容,需要读者重点掌握。

由浅入深:内容按照原理讲解、实现过程、代码解析的编排顺序讲解,使读者朋友更容易掌握知识点。同时对重点代码做了大量注释和讲解,以便于读者更加轻松地学习。

代码精简: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讲解更多的实用功能,在本书中只给出了每个实例的核心代码及分析结构性代码,保留关键代码和核心代码,以节省篇幅,让本书更超值。

原理图解:为复杂的原理讲解配有生动、详细的图例,以帮助读者轻松理解相关概念。

重点讲解:对每个实例的核心功能都给予了专门讲解,以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

书中的实例完全适用于全新的iOS 10开发平台,同时也兼容iOS 9开发平台。

读者对象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基本建立起iOS 10技术的思想框架,并且对iOS 10开发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本书适合iOS开发初学者、iOS程序员、iPhone开发人员、iPad开发人员学习,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机构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配套光盘

本书配套光盘提供了作者特别录制的有关iOS开发的相关视频课程和全书示例源代码,以方便读者掌握本书内容。

源代码中的文件夹名称,如17.1.3 CoreTextProject_RichText,名称的前三个数字依次表示第17章的第1节的第3个示例项目的源代码。CoreTextProject表示当前为CoreText相关的示例项目,而RichText为示例项目的名称。

本书中大部分示例可以在Xcode 8的iOS模拟器中运行。部分示例如相机、定位设备的使用,需要连接真机进行测试。此时你需要一个苹果开发者账户,来访问大部分工具和文档,并且需要一个开发人员许可证来在真机上运行应用程序,对此请参考第1章的内容进行账号的注册和设置。

勘误和支持

书中所有章节的内容和源码,都根据Swift 3.0和iOS 10.0版本进行了更新。如果你遇到有关兼容性的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发布更新并进行修改。

如果你对本书的内容有任何建议,或者发现了本书的一些错误,希望尽快联系我们,这将对本书的后续版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非常愿意听取任何能使本书变得更加完善的建议,并会不断致力于让本书更加完美。

如果你有关于本书的任何评论或者疑问,请访问微信公众号coolketang联系我们。

致谢

对于本书的完成,要特别感谢王金柱编辑给予的帮助和指导。诸位编辑在检查书稿时认真细致的态度,也令人称赞,整个沟通过程非常愉快。

感谢笔者的爱人在孕期依然帮助笔者校对书稿,感谢家里的老大和刚刚出生的小女儿给笔者莫大的精神支持。

最后还要感谢冉玉玲、李爱民、谢美仙、李晓飞、朱娟、李红梅、金善众、蔡银珠、金依灵、郑大翰、戴永威等人在写作的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编  者      

2016年12月12日